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宪法·书画

诗书画名家走进泰州

时间:2025-04-24 10:14:5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王亦清 马青松

  在泰州兴化东罗村,正在创作的画家与美景融为一体

  主办方供图

  郑板桥,江苏泰州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

  300年前,郑板桥从泰州兴化出发,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领异标新二月花”的艺术追求,在中华文化长河中刻下不朽印记。

  300年后,为致敬先贤,“枝叶关情”诗书画名家江苏泰州采风活动日前在泰州举办。

  “各位艺术家来到泰州,循着郑板桥先生的艺术足迹,用诗心、书韵、画意,近距离品读泰州之美。”泰州市委书记姜冬冬说,泰州美在以“江河湖海”作诗,美在以“人文三水”题书,美在以“尘世幸福”入画。

  14位画家、12位书法家、10位诗词家,他们行走在春日里的泰州,与先贤展开一场艺术对话。“‘枝叶关情’这一主题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们期待通过这场艺术与民生的对话,让更多人了解泰州这座充满人文精神的文化高地。”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说。

  “赶紧走,现在的光影正好入画。”天刚擦亮,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匆匆赶到千垛油菜花海,连续画了9个小时。接下来几天,乡野阡陌、古镇深巷、江边码头,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这里每个月都有多艘万吨巨轮从中国走向世界,我看到了建设者勤奋忘我的劳动和奉献,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图景,我要画下来。”范迪安说。江滨薄雾中,穿梭的工人、忙碌的门座机、舾装的油轮,在画家眼前化作流动的钢铁画幅。

  清晨架起画架,收笔已是夜幕低垂,这是画家们在泰州的采风创作节奏;诗词名家现场创作了近70首诗词作品;书法家们不吝笔墨、尽情挥毫,以手中笔抒心中意。

  37幅(组)画作、38幅书法作品、近70首诗词,呈现在“枝叶关情”诗书画名家江苏泰州采风作品展上。展厅中央,泰州市博物馆馆藏郑板桥《墨竹图轴》古朴高洁,几竿横斜穿插的竹子,清秀劲挺,几层浓淡相衬的竹叶,欹侧多姿。画中,郑板桥以自创“乱石铺街”体题诗一首,将墨竹的形状与诗意无尽延伸。

  展览期间,观众如潮涌至,人们驻足在名家作品前,感受文化的滋养。静静欣赏完每一件展品后,泰州市民王思羽说:“展览不仅是对郑板桥的历史回望,更是与当下泰州的艺术碰撞。能在家门口欣赏到这么多当代名家的作品,我太开心了。”

  泰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施耐庵的水浒、郑板桥的水墨、梅兰芳的水袖,为泰州挥洒出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人文三水”。“东方黑格尔”刘熙载、“一代草圣”高二适……一批名人名家积聚成泰州深厚的人文底蕴。

  “文脉悠远,弦歌不辍,我们要坚持和弘扬泰州的个性与文化。”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霞说,近年来,泰州不断打响梅兰芳、泰州学派、里下河文学、郑板桥等特色文化品牌,持续擦亮“梅兰芳故里”“海军诞生地”两大文化名片,彰显人文“三水”的独特文化气质。

相关阅读

本网简介 | 编委会 | 机构设置 | 本网动态 | 会员查询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