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宪法·企业

工业经济“晴雨表”反映经济底盘稳

时间:2022-08-10 10:07: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星辰

    炎炎夏日,在北汽蓝谷麦格纳近7万平方米的车身车间里,近300个库卡机器人正在有节奏地忙碌着。它们初步组装成型的汽车正源源不断地通过“空中轨道”送往涂装车间。

  开工率、用电量、PMI指数等一系列最近出炉的指标数据显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恢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经济“压舱石”的作用进一步被夯实。

  开工率数据折射工业经济加速回血

  产业链供应链是工业经济的筋骨和血脉。作为重点产业链的重点环节,汽车企业的生产情况最有代表性。

  “目前,北汽蓝谷麦格纳的生产线已经100%投入运营,满产来之不易。”北汽蓝谷麦格纳品牌传播总监赵鹏介绍说,“在恢复正常生产和运输之后,我们第一时间派工程师去帮助供应商解决问题,确保零部件供应无误。”

  大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对稳链至关重要。目前,一汽集团在长春的五大主机厂也全部复产,各工厂均已实现整车下线,带动吉林省内700余家供应商全部复产。

  “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突出龙头企业,突出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带动相关企业复工复产。”工业和信息化部此前召开会议要求,将在重点产业和关键节点上加力施策,保产业链稳定运转。

  汽车产业链的恢复情况也反映在上游半钢胎、全钢胎开工率上。高频监测数据显示,7月汽车半钢胎周平均开工率由上月的64.2%回升至64.4%,同比增速由上月的13.5%上升至23.2%。

  “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恢复正常生产,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的产能也全面恢复。”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生产,进一步推动企业稳产达产。

  用电数据反映工业经济企稳向好

  用电数据也折射出工业经济持续向好。辽宁吉水散热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谦介绍说,“公司经营不断回暖,我们企业的用电量从5月开始环比增长,到6月已经实现了同比增长。”

  该公司位于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沈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从5月开始,全市工业用电量降幅收窄,工业经济呈现恢复态势,复工复产效果初步显现。

 

  7月以来,各地用电需求激增,全国已有多个省级电网负荷创下历史新高。上海重点行业用电量数据显示,7月上旬,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长了2.8%,用电量超过去年同期水平;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显示,全省用电负荷持续大幅攀升,7月12日全省最大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当前电力消费增速明显回升,其中有高温天气因素影响,但更多的是得益于疫情有效防控,以及稳经济政策措施下,经济运行实现企稳回升,反映出当前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取得积极成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王益烜说。

  植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疫情缓解、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工业生产内生韧性较强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7月工业生产向常态化水平修复。预计8月工业生产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PMI指标彰显新动能引领作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7月装备制造业PMI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1.2%和51.5%,都保持在51%以上的扩张区间。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解读说,这些指标表明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供需增速都保持在相对较好水平,新动能处于上升势头,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付保宗认为,近年来,原材料和能源上游的利润增长指标较高,而承担制造加工任务的中游企业受到上游价格上涨和下游需求传导不畅的双重压制,利润受到挤压。不过,压力也在倒逼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其中高技术附加值以及代表未来升级方向的产业韧性更强,增长快速。

  山东青岛的一家冰柜厂商就把压力变为了动力。该公司负责人说,面对生存压力,公司申请了2000万元的技改扶持资金,针对国际疫苗运输急需的低温柜产品进行研发,成功研制出了符合疫苗运输严苛要求的产品并投入市场。

  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研究室主任乔宝华认为,“高技术制造业市场前景广阔、应用场景丰富,是需求牵引供给的重要手段,其快速增长有助于制造业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田玉龙强调,我国工业经济已经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韧性、企业活力和发展实力,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成效持续显现。“我们有信心、有底气、也有能力应对各种艰难挑战,巩固提升工业经济持续向好的总体局面。”(记者 李雁争)

相关阅读

本网简介 | 编委会 | 机构设置 | 本网动态 | 会员查询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