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郭永利(左)正在某村向被拆迁对象调查取证。崔随堂 摄
“根据上级工作安排,我明天要去南京参加一个专案,所以临时把大家召集过来,把咱们目前正在查的这个案件再捋一捋,我先说说接下来的工作方向……”3月26日晚上9点多,在江苏省徐州市纪委监委机关会议室,一场办案工作碰头会正在进行,发言的是徐州市纪委监委第五审查调查室副主任郭永利。第二天一大早,郭永利就踏上了前往南京的列车。这种突然的出发,对郭永利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在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的八年时间里,郭永利有一半时间出差在外参加专案;不出差的日子里,他也是全身心扑在案件查办一线。他敢啃“硬骨头”,能挑“重担子”,办理了多起有影响的案件。他主办的案件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案件之一。2021年11月,郭永利获评江苏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
入职纪委开启“专案生活”
2013年11月,28岁的郭永利迎来了人生中的两件大事,先是携手爱人走进婚姻的殿堂,继而通过遴选考入了徐州市纪委。
婚假期间,郭永利就接到了参加市纪委举办的全封闭入职培训的通知,培训结束后,随即被安排进入某专案组。办案点、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三班倒”“连轴转”工作状态,让郭永利第一次体验了纪检监察干部特殊的“专案生活”。在专案组里,能吃苦、爱钻研的他边干边学,业务能力很快得到提升。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郭永利连续参加了七个专案,逐渐成为市纪委的办案骨干,后来又多次被中央纪委和省纪委抽调执行专案任务。
郭永利说:“谈话突破的关键是用心,谈话人要用心吃透案件信息,用心走近谈话对象。”在一次与相关涉案人的谈话取证工作中,郭永利为了深入了解案件信息,把自己封闭十多天,捋出了一张被调查人及相关涉案人的银行账户交易明细网,并从中发现了多笔可疑资金交易往来。在随后开展的谈话工作中,他精准指出被调查人与涉案人企图掩盖犯罪行为的多笔空转资金交易,当场戳穿他们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弯弯绕”,直接促使涉案人放弃“对抗”。
多轮专案任务无缝衔接
2015年春节前夕,郭永利服从组织安排,紧急赶赴南京参与省纪委专案查办工作,直到3个月后妻子临产,才从专案上撤下来。初为人父的他,在短暂陪伴妻儿不久,又被借调到中央纪委参加某专案的查办工作。郭永利离家时,儿子不满百天;回家时,儿子已成满地乱跑的“淘气包”。在妻子的记忆里,一家人相聚的时间是以“天”计算的,而分别的时间则是以“月”计算。
2017年4月,在徐州市纪委领导家访的过程中,郭永利的妻子考虑自己身怀二胎的客观情况,委婉表达了希望丈夫能有时间多陪陪自己的想法。然而当年9月,在其女儿出生后不久,郭永利又主动做好妻子的思想工作,再次接受上级纪委抽调,接连奔波在北京、山东、四川、广东、吉林等多个省市调查取证,执行专案任务。谈及这些,郭永利坚定地说:“组织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需要我干多久,我就干多久。”
在外抽调8个月后的2018年5月,郭永利受单位委派,到中央机关学习锻炼半年。学习锻炼结束后,他刚到北京南站候车准备返回徐州,又接受紧急新任务,旋即退掉车票赶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办案点,参加另一个专案的查办工作,直到2019年4月结束任务。回到徐州当月,郭永利随即又参与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主办了某黑恶势力“保护伞”案件,直至7月份办结才算是“歇了口气”。这一轮专案“无缝衔接”的时长,是22个月。
2020年10月21日至2021年1月28日,郭永利借调到省纪委监委参与办理某专案,100天的时间里,他没有回过一次家、没有请过一次假,全程无休直至案件圆满办结。好不容易陪着家人过了一个春节后,大年初七上班第一天,郭永利又一次被上级纪委监委抽调赴京执行专案任务,这次又是连续9个月的艰苦奋战。
把专案真正办成铁案
郭永利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然而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主动放弃了很多陪伴儿女的时间。作为儿子、父亲和丈夫的郭永利或许做得还不够好,但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他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优异的答卷。
在案件审查调查工作中,他研判案情思路清晰,勤于做实做牢基础工作,善于梳理和发现关联信息,为案件突破、深入调查提供有力支撑;他内审谈话威严有力并善于沟通,观察细致且反应敏锐;他外查取证规范高效并能以点带面,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全方位收集和固定书证资料,并形成高质量综合报告,把专案真正办成铁案。2020年11月,江苏省纪委监委以“本地区本系统有重大影响、案件办理规范化水平高、案件处置综合效果好”为标准,对全省市县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办结的党纪政务案件质量进行检查考评,共评选出20件精品案件,其中徐州市1件,案件主办人就是郭永利。
“万无一失,一失万无,安全就是那个一,安全是案件的生命线。”这句话是郭永利经常念叨的,也是他始终坚守的底线。
“郭主任,我已安全到家,请你放心,今天一开始我态度不好,请你原谅……”2020年11月26日深夜的一条短信,至今还留在郭永利使用的专案手机里。前后翻看这部手机,类似的内容很多,几乎都是在深夜。
“良言一句三冬暖。我作为调查人员叮嘱他一句‘就事论事别多想,到家给我来个信儿’,会让他的心里踏实敞亮很多,这就给安全又多加了个砝码。”郭永利说。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