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宪法·摄影

白嘎利:乌兰牧骑

时间:2023-01-11 10:15:50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作者:白嘎利

  2014年8月14日, 长调歌唱家查干夫给东乌旗满都宝拉格镇陶森淖尔嘎查那顺巴图、萨日娜夫妇演出。

  遥望茫茫的草原,有一面鲜红的旗帜,始终舞动在广袤的天地里;追溯岁月的记忆,有一支精干的文艺工作队,始终活跃在农牧民的心中。半个多世纪以来,“乌兰牧骑”的名字,已经响彻北疆大地,响彻国内外,已成为内蒙古草原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活跃于农村牧区间。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就诞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

  六十多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他们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和文明,传递着党的声音和关怀。乌兰牧骑队员在完成演出、宣传和辅导任务之外,还参与到帮助群众剪羊毛、喂牛马和割草打场、理发洗衣、送医送药等实际行动中,也因此赢得人民群众亲切的称呼——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

  我在二十余年的草原拍摄中,多次和乌兰牧骑不期而遇,他们有时是下基层给农牧民演出,有时是在那达慕上给观众演出,有时是在广场上给市民演出。我很喜欢乌兰牧骑演出,作为基层摄影人,我在观看乌兰牧骑演出的同时,也在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乌兰牧骑。

  作为摄影人,我总是为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们的故事和奉献精神所感动。为此,我力争用相机记录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感人瞬间,同时拍下那些专心观看乌兰牧骑演出的观众。我想用一幅幅照片,把这种温暖、感动和精神传递下去,让乌兰牧骑的影像长久留存在人们的内心世界。

  编辑:刘娜

相关阅读

本网简介 | 编委会 | 机构设置 | 本网动态 | 会员查询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