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宪法·乡村

张孝德:以大教育观推进乡村教育及乡村全面振兴

时间:2022-03-03 09:28:38 来源:乡村发现 作者:张孝德

  究竟如何统筹做好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这既是一个教育问题,又是一个跨界问题。本文提出以大教育观的“智慧链”化解振兴乡村教育及教育振兴乡村的“矛盾串”,是一种“高维定位,降维破解”,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发。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乡村人才振兴本质上是乡村教育振兴的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才向城市流动的虹吸效应,与目前存在的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的教育态势密切相关。要从根本上解决乡村人才振兴的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自养、稳定持续的人才供给体系,需要以大教育观推进乡村教育改革。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短板

  在轰轰烈烈推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人财物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中,对乡村伤害最大的就是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由此形成的教育缺失是导致乡村衰落的深层原因。

  失去基础教育的乡村,难以从根本上振兴乡村。伴随城市化进程,空心村越来越多。失去学校让乡村的未来希望渺茫,成为压倒乡村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有老年人的乡村并不可怕,因为乡村是适合低成本颐养天年的地方,真正可怕的是没有儿童的乡村。一个与乡村没有情感链接的儿童不可能热爱生养他的乡村。如此下去,缺失基础教育的乡村,是一个后继无人,没有未来和希望的乡村,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乡村。这样的乡村无法承担起“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使命。

  在乡村振兴的人才问题上,我们陷入一个悖论。一方面乡村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国家投资办的100多所农林类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与乡村关系不大。在市场导向作用下,农业类大学的学科越来越与其他大学趋同化,无法适应新时代乡村建设的人才需要。培养的学生与土地、乡村没有感情,无法为乡村振兴输送回乡人才;学科和科研偏向单一农业生产和技术,无法满足乡村振兴的多样化需要;不接地气、不承传统,中国五千年农耕智慧严重缺位。这是农林类大学亟待破解的三大问题。

  在一些地方,维系乡村社会的家教传承与道德教化体系濒临断流。乡村道德滑坡、邻里互助的亲情关系单薄、耕读传家的家教失传、勤劳简朴的纯朴民风日渐式微等社会问题盛行。事实是,乡村作为中华文明之根,乡村社会道德教化体系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几千年来,根源于中国乡村的乡土文化传承教育蕴含着中国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答案。

读懂乡村教育改革

  教育是新时代的开启者。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是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开始的。如果说40多年前乡村改革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动的,那么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需要从教育振兴出发。

  乡村教育改革是从源头上解决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是满足乡村全面振兴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单纯通过市场力量、物质激励等方式无法满足。需要从修复与构建乡村基础教育、乡村人才教育、乡村文化传承教育出发的大教育观来推动乡村教育改革,这是从源头上、制度上解决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途径。

  乡村教育改革是赋能乡村精气神、激活乡村振兴原动力的改革。目前乡村振兴最缺乏的是对乡村振兴信心的精气神。基于大教育观,大力推动让教育回村的基础教育改革、让人才回乡的农林类大学教育改革、让乡土文化复兴的乡土教育改革,不仅能够为乡村提供人才和知识,还能够激活乡村振兴的精气神。让教育成为乡村振兴的原动力,这是中国特色乡村振兴必然之路。

  乡村教育改革会形成让乡村价值升值、人才回乡的示范效应。无论从理论上讲乡村振兴如何重要,但乡村最有能力的人仍往城市流动,让大家树立对乡村的信心是不可能的。而系统全面的乡村教育改革,所形成的让大批文化人、知识分子、专家教授喜欢乡村、回到乡村,会形成无形的示范力量,使乡村价值升值、给乡村带来新希望,带动更多人回乡创业成为可能。

  乡村教育改革是激活乡村蕴藏的中华文化遗产的新改革之路。“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之根、智慧之源在乡村。乡村蕴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留下的巨大文化遗产和智慧财富,对这笔巨大文化遗产的挖掘、活化传承,最重要的途径是全面启动与推进乡村教育改革。

以大教育观的乡村教育改革振兴乡村

  推进乡村教育改革,以教育振兴乡村,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是以新教育观规划、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改革。

  迈向新时代的乡村教育改革是基于新教育观的一场革命。这种新教育观具体言之,首先是大教育观。乡村教育是融育人、文化传承、技能研习为一体的大教育。其次是复合型人才观。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是有德、有情、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再次是全民教育观。乡村教育是需要全民关心与参与的教育,也是全民需要接受的教育。最后是新教育改革观。教育是新时代的第一生产力。教育是乡村振兴成本最低、覆盖面最大、作用力最长、内动力最足的投入,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第一推动力。

  教育是乡村的魂。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乡村教育改革,都需要打破既有的教育理念与思维藩篱。在反对和纠正教育功利化、商业化的同时,还要鼓励与推进基础教育向公益化、人民化、多样化的社会参与的方向发展。要允许各种社会力量到乡村做公益教育,鼓励退休教师、专家等到乡村开展公益基础教育,要允许乡村社区参与乡村办学。要走出狭隘的教育思维,使乡村教育成为政府、乡村、社会、公益机构、志愿者、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公益教育、人民教育。

二是启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工程,发挥乡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教化功能。

  在中国乡村传承千年的孝悌治家伦理、尊祖礼贤的家教传统、耕读传家的齐家之道、邻里和睦的乡土亲情、勤劳节俭的简朴生活、告老还乡的乡贤治理、寓教于乐的节庆活动、婚丧嫁娶的礼仪教化、自娱自乐的乡土艺术、心灵手巧的工匠精神等,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这些无处不在的乡村文化是乡村复兴之魂,是乡村振兴的原动力,是乡村发展的新资源。以乡土文化为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借鉴现代文化构建乡村文化教育体系,是乡村振兴亟须启动与推进的文化振兴工程,是目前化解乡村治理诸多难题的重要突破口。

三是大力推动农林院校教育改革,让乡村成为农林类大学的课堂。

  农林类大学教育改革意义重大,是撬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全国农林类大学改革要从“农业大学”办学思维,向全面为乡村振兴服务的“乡村大学”思维转变。农林类大学要传承中国千年耕读的理念,重建大学与土地、乡村的联系。活化传承中华文明的耕读传统,应成为当今农林类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些高校可以编撰中华农耕文明等教材,作为通识课程纳入学生的基础教育。同时,国家应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林类大学到乡村办分院、办研究所、办科研基地。在乡村建立农林类大学教育实践基地,田地就是教室,乡村就是课堂,农民就是老师,让农林类学生必须过耕读教育关。总之,要让农业类大学真正为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服务。

四是鼓励与引导文化、艺术类院校到乡村办学。

  乡村是未来新文化、新艺术、新哲学、新人文的发源地。顺应这个大势,已经有一批文化艺术、人文专家教授进驻乡村,有的扎根乡村成为乡村的新村民、成为乡村文化与艺术活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近年来,已经出现许多一个画家或一个艺术家活化一个乡村的故事。为此,教育部门要顺应大势出台政策鼓励和推动艺术、文化、人文类专家下乡,鼓励文化、艺术、人文类学校到乡村、古镇办学,建研究所、办工作坊等,让文化艺术为乡村振兴赋能,使未来乡村成为迈向新时代中国新文化、新艺术、新人文的发源地。

五是规划与引导产业和职业教育向乡村和县域倾斜。

  在目前大城市的地价、生活成本、用工成本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县域所具有的土地、生活、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县域转移的条件。顺应这个趋势,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县域下沉,并配套出台鼓励政策。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职业教育向县城、乡镇下沉,可以带来诸多好处:一是为县域发展提供有效的产业支撑。二是可以有效帮助农民就地就业,实现离土不离家,化解留守儿童等诸多社会问题。三是为中国新一轮产业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新路径。

六是将乡村建设成面向全社会的耕读教育和自然教育基地。

  耕读是中国千年家教传承、乡土文化传承的秘诀,也是促进大中小学生获得身心健康、提升劳动素养的载体,更是生态文明时代体验人与大自然合一的生态文化教育、自然教育。如何发挥乡村具有的耕读劳动教育、自然教育、生态教育的作用,应成为新时代对大中小学生进行人生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乡村是中国人共同的精神故乡,耕读教育对于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国家应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大中小学到乡村建立耕读劳动和自然教育基地,甚至可以规定大中小学生每年到乡村接受耕读教育和自然教育的课时。一般大学的学生也要累计完成一定时间的乡村体验和调研。

七是在全社会开展“记得住乡愁”的“爱家乡爱祖国”教育活动。

  中国作为家国一体的文明国家,与家紧密联系的是家乡和故土,所以家乡蕴藏着中国人最深厚的感情和爱的源泉。无论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力量的家国情怀、故乡情怀始终没有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城市化推进对乡村带来巨大虹吸效应的背景下,几千年来传承与延续的爱家乡情怀越来越单薄,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生活在乡村却不爱乡村等。

  乡村是中国人的共同故乡,由此决定了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农民的事、农业部门的事,而是所有中国人都要心系情连的事。家乡是养育我们的母亲,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答案。要把爱家乡教育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国家有关部门要共同制定开展爱家乡的相关政策和激励制度,通过爱家乡的教育活动推动社会资源反哺乡村。要把爱家乡教育纳入大中小学的爱国教育体系。将抽象的爱国教育变成少年儿童可感受、可体验的乡土、乡音、乡情、乡味的乡土教育。在爱家乡与爱祖国教育的紧密结合中,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爱国教育新路径。要充分发挥媒体网络在宣传推动爱家乡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让爱家乡教育进入主流媒体,让爱家乡蕴藏的情怀成为唤醒整个社会爱祖国的正能量。要充分发挥文学艺术力量在爱家乡教育中的作用,鼓励有乡村情怀的艺术家、文学家、文化人回乡采风,让唤醒故乡情的乡土文化、乡土艺术、乡土音乐、乡土电影进入主流社会,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在爱家乡、爱祖国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在此基础上,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要出台鼓励退休干部、教师、科技人员、文化艺术人才、企业家回报家乡、回乡养老、回乡当乡贤的相关政策,让具有家乡情怀的人才回乡当新时代乡贤,让更多高素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教师报》2022年02月23日第14版)

相关阅读

本网简介 | 编委会 | 机构设置 | 本网动态 | 会员查询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