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宪法·乡村

美丽中国 | 江村足迹

时间:2022-05-01 19:06:00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王友良

  开弦弓村枕河而居新貌 (作者供图)

  春日里的中国,生机勃发。“五一”期间,本报约您一起行走中国大地。从万物萌发的乡野田间,到流光溢彩的繁华都市,感受大好河山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倾听绿水青山里的中国故事。

  本期走进江苏省苏州市开弦弓村。上世纪三十年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来到这里,在调研中写出了著名的《江村经济》,让开弦弓村成为观察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窗口。

  一

  在苏州,开弦弓村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由北村、南村、荷花湾三个村落组成。小清河穿村而过,从高空俯瞰,南村河道像张弓,北村河道像支箭,因之得名“开弦弓”。说其普通,千百年来,这里既没有秀丽的自然风光,也没有独特的人文建筑,更没有出过家喻户晓的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如同中国绝大多数的村庄一样。

  然而,她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乡村,1936年,社会学家费孝通在此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江村经济》。也许,费孝通知道,开弦弓村与江南众多的乡村并无二致,后来就以“江村”作为开弦弓村的代名词,但却为世界观察中国乡村打开了一扇窗,开弦弓村自此成了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标识,成了中国农村发展的首选标本,也成了一本读不完的书。

  我不止一次探访过开弦弓村。每次走在灰瓦白墙的深深弄堂,嗅着江南的花香竹味,踩在洁净的石板路上,听着弹词开篇的缭绕音律,跨过迎面而至的石桥,注视穿村而过蜿蜒的河水,总会产生无限的遐想。

  1935年入秋时节,费孝通偕同新婚妻子王同惠去广西大瑶山实地调查,不幸误踏虎阱,身受重伤,王同惠寻人救援,溺水身亡。此时,他姐姐费达生正在苏州太湖边的开弦弓村搞缫丝产业改革,看弟弟饱受丧妻之痛,于是邀请他来乡下养伤,调养一下身心,“一则恢复一下情绪,一则休养一下身体”。次年仲夏,费孝通来到了开弦弓村。

  费孝通是坐船来的。是广袤的八百里太湖美轮美奂、万顷波浪水天泽国,水花沾衣牵动了他的江南情思,还是十多年与姐姐费达生的通信,酝酿了对开弦弓村的热爱?费孝通一踏上开弦弓,就深切感受到了“极有趣的事实”。当天下午,他以迫不及待的心情,“偕同一个本村的向导巡视全村”。就这样,在此后的近两个月里,他进村开展调查,既了解开弦弓的社区格局、人文和自然环境,又实地察看,见到人就问长问短,一步一步深入到农民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甚至随航船从开弦弓到震泽镇往返全程观察。直接的观察调查,让他在村民的社会组织、生产方式、生活起居、民风习俗、民间信仰、婆媳关系和其他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丰富的资料。

  虽然已经过去了80多年,走访开弦弓村,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费孝通在此开展调查的气息,听到人们如数家珍的回忆,其情其景仿佛犹在眼前。“村里人当时不认识费孝通,但都熟悉他的姐姐费达生。听说他是费达生的弟弟,大家都对他很亲热。他虽然是城里来的有学问的先生,但是人却比较随和,大家比较愿意和他聊天。”这是人们对费孝通的印象。

  二

  踏着刻有“费孝通足迹”的石板路,路旁的樟树茂盛,枝条肆意散开,好像一把伞守卫着村庄。路边寂静古老,百年老屋木门斑驳,透露出岁月的痕迹。一座由上世纪六十年代剧场改成的茶馆,人影交错,光影斑驳,坐着喝杯茶,听戏,悠然自得。

  爱心是生活的常态,费孝通当年一定感受到开弦弓的温暖与热情,在淳朴的乡风里洋溢着一种向上能量。我一次次翻阅《江村经济》,这种淳朴乡风在费孝通笔触里不时显现,比如航船主和农民之间充满友谊与信任。开弦弓村生丝产品出厂后,沿水路运送到各地。航船的基本功能就是为村民到镇上采购物品,代购是不收钱的,凭的是交情,由镇上的货物卖家打开农村的销路。航船主帮农民将农产品和生丝卖给收购商,沟通了村民和镇上的收购商,长期的服务积攒的是信用度。农民还委托航船主去米行借米,航船主代表农民保证新米上市后归还,约定利率,待新米上市,再在供应的米中扣除利息。

  有句诗说:“由爱故生忧”,正因为费孝通对这种自然生活充满赞赏的爱,也才带来对这块土地上农民生活的深层次的担忧。在调查中,费孝通发现,一家粮食收入约68.4元,缫丝收入250元,生活基本开销为200元。而随着世界生丝价格变化,缫丝收入仅为45元,人们正逐渐无法承担原有的生活开销,不断出现借贷度日,市场的紧迫让农民出路堪忧。

  开弦弓当时面临的问题,正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乡村社会重组时碰到的问题。为农民寻求出路的“种子”,也许从这一刻起就在费孝通心里诞生了。

  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初,费孝通26次到访开弦弓,最后一次去时,已经是92岁高龄。如果说费孝通对开弦弓的关注,源于爱,进而推广到探寻中国农民出路,那么在费孝通一次又一次的考察中,我能强烈感受到他的情怀,这种情怀在不同时代,也出现不同的取向,然而“富民”始终是一根红线。

  从《江村经济》到后来的《乡土中国》,费孝通从关注农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出在副业上”,进而寻找“农民会怎样富起来”的路径。有幸接待费孝通24次的“农民教授”姚富坤,就曾真切感受到费孝通社会调查视野的变化。他谈道,费孝通从江村经济调查,然后放宽到城镇发展,写出《小城镇大问题》,到后来提出加强古镇保护、开发古镇旅游,构想长江三角洲的开发和外贸格局,等等,语气里满满都是敬佩。

  三

  我一边行走,一边沉思。在《江村经济》写成后80多年里,开弦弓村也在不断变化,现代化的生活已经进入了这个小村庄,虽然依旧是太湖边一座朴实的乡村,村民们依旧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在时间的流逝中,费孝通留给开弦弓村的很多东西,都在发芽开花。

  富民希望在开花。“2020年我们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280元,已经远高于小康水准。”谈起开弦弓村的变化,姚富坤最有发言权,“在1978年,村里的人均住房面积不足5平米,现在已经达到80平米。”

  文化自觉的理念在开花。在村里行走,美丽庭院与文明乡风相辉映,建设乡村新风貌的活动如火如荼,浓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最令人惊异的是村文化礼堂里设有乡贤议事厅,陪同的人介绍,这是由本土乡贤参与村务管理、用传统乡贤文化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一个探索。他也介绍,说是“本土乡贤”,其实许多是外来的知名人士,他们循着开弦弓的文化气息而来,踏着费孝通的足迹而来,继而爱上了这块热土,成了“新乡贤”。

  而正是这些“新乡贤”,在默默传承费孝通的研究精神。在村里,时不时可以碰到一些高校、研究所的教授与学者:有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博士,他们被聘请过来做乡风乡貌的改善,承担房屋设计、建筑改造设计;也有教授带学生来村里,感受费孝通的情怀……最有代表性的是复旦大学刘豪兴教授,近40年来,他每年都来开弦弓村。谈到费孝通,他认为,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学者像费孝通这样,能把本乡本土作为社区研究的“实验室”,追踪调查达半个多世纪;恐怕也很难有谁像他这样,对一个区域作如此大跨度的深入考察。说到费孝通对开弦弓的愿望,刘豪兴表示,如今的开弦弓村就是一副蓄势待发的弓箭,在时代的风浪里鼓荡。我想,正是他们,传承着费孝通的研究精神,用特有的视角继续关注着开弦弓,勾画着开弦弓的发展前景,探寻着新时代农民的发展之路。

  费孝通的研究方法也在被嫁接。江村调查,展示了中国社会学在农村社会研究中的高度原创力。费孝通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出发,以微观世界来洞察宏观世界,这种社会调查,启迪着苏州市委的对村巡察。

  一座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大礼堂,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参观的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进门处挂着一连串牌匾,有乡村振兴基地、有大学生实习基地、有基层党建培训基地等,其中“砺剑讲堂”显得有些与众不同。陪同的同志介绍,苏州市委嫁接了江村调查理念,在对村巡察中,要求像费孝通一样,对村级这个“微型社会”,进行观照、调查与访谈,走村入户,建立起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的合作关系,体现出较强的主观理解与洞察,在比较、归纳中,“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最终实现富民惠民,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与发展。是啊,江村调查和对村巡察都是调查,其目的都是“志在富民”、构建“美美与共”的农村社会,同样需要实地考察,收集大量资料,提炼梳理反映村情民意的指标数据,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形式进行比对印证;同样需要“铁脚板”,在走村入户中与村民建立深厚的友谊;同样需要考察社会变迁对个体经历的影响,需要一次次的回访与“回头看”……这正是费孝通社会调查理念的新运用啊!

  离开大礼堂,脚边不时闪现房屋前村民种植的紫色鸢尾花,微风中轻轻摇动,有一种凌空欲飞之势。路边香樟墨绿生凉,扑面的气息撩人生香。前方,刻有“费孝通足迹”的石板路依然清晰,在注目中缓缓延伸……

相关阅读

本网简介 | 编委会 | 机构设置 | 本网动态 | 会员查询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