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宪法·乡村

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助推乡村振兴

时间:2022-02-05 06:21:15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作者:闵庆文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能开展高深的科学研究,还能长年行走于“田间地头”,全国政协“乡村振兴读书群”群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闵庆文,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为乡村振兴鼓与呼、学而用。本期口述纪事版邀请闵庆文委员讲述他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实践中的故事,以及对乡村振兴的思考。

  我从事的科研领域,不管是气象、生态,还是文化遗产,都与农业农村紧密相连。当初选择农业气象专业,想法很简单,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所看到的农业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就想着气象是为农业服务的,农业气象应该很重要。

  经过大学4年的学习,我日益体会到气象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从一般气象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扩展到如何根据气候资源进行农业生产布局的研究,认识到农业不仅仅指狭义范畴中的种植业,还包含林、牧、渔等。攻读硕士学位时,在导师冯秀藻教授的指导下,我的研究方向为草原畜牧气象。在工作过程中,我又不断发现,影响农业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气象条件外,还有植被、地形、土壤等,这就涉及生态问题。于是在攻读博士学位时我进入到农业生态领域,开始关注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导师李文华院士的指导下,选定了博士论文题目《区域发展生态学研究》。

  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发现,对于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除了科技、政策等层面外,还涉及传统文化层面。比如生态农业发展,我们的祖辈早已创造了一些很好的模式,稻田养鱼、桑基鱼塘、间作套种等,这就需要我们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不仅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还要学习过去的农业生产经验,这些经验就是农业文化遗产。

  谈到农业文化遗产,很多人并不熟悉。其实,文化遗产中本就有一些与农业密切相关的项目,比如菲律宾的梯田、欧洲的葡萄园、我国云南的哈尼梯田等,只是在世界文化遗产体系中多被称为文化景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有很多,如侗族大歌,里面有很多是侗族人民通过歌唱来表现四季如何生产等的内容。诸如此类的民俗、艺术与技艺,都来源于农业,并服务于农业。尽管如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遗产体系中农业类型占比很少,于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2年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提出发掘与保护系统性的农业文化遗产,涉及经济、生物、技术、文化和景观等因素。我们在中文翻译中加上了“文化”两字,其目的就是反映人们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智慧。

  在我看来,农业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在于它是系统性的,包含了自然、文化等多重特征;它是活态性的,是生产者在继续进行着的生产活动;它是动态性的,随着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它是多功能性的,具有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休闲康养等多种功能和价值,比如哈尼梯田与普通山地梯田相比,就具有显著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结构更为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还反映了自强不息、富于创造的民族精神;它是战略性的,对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以及粮食安全保障、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适应等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其中丰富的品种就成为重要的遗传资源。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就不可能“原汁原味”“修旧如旧”,而应当采取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措施。

  因为要进行田野调查和指导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我去过很多地方,每年都有相当长的时间待在乡村。在与当地基层干部、百姓的相处中,我能够深切感受到,他们大多最初不知道什么是农业文化遗产,甚至也不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农村部在推进这项工作,但每每谈起祖辈留下来的品种、文化与技术,他们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通过全球或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与认定,他们能更好地认识到这些遗产的价值,并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剂。

  到浙江青田,这里是我国第一个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当地人如数家珍地介绍稻田养鱼的好处和农业文化遗产品牌对他们的影响;到内蒙古敖汉旗,这里是世界旱作农业的发源地,当地以农业文化遗产品牌推动小米产业发展,成功步出国家级贫困县的行列;到浙江湖州,这里的桑基鱼塘历史悠久、举世闻名,虽然农业产值占比很低,但当地成功利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将种桑养蚕养鱼发展为中小学生研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到浙江庆元,这里是世界香菇种植的发源地,不仅可以看到当地延续了森林保育和香菇生产的理念和技术,还会欣赏到从菇农防身转变为学生课间操的传统香菇功夫,即使孩子们锻炼了身体,也使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

  在调查中,我发现农业文化遗产地大多处于生态脆弱、经济落后、文化深厚的地区,这需要我们不仅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传承好传统文化,还要推动好经济发展,也就是要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这在农业文化遗产地有很多成功的实践。比如通过稻鱼共生,不仅有效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了农田生态,实现了稻与鱼的绿色生产,而且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多彩的民俗文化带动了休闲旅游的发展,实现了农业功能的拓展,提高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我认为,对农村来讲,农业、文化与生态是联系在一起的。乡村的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是一个有机整体,乡村文化依赖于农业与生态,农业发展也要利用生态与文化,生态保护与农业和文化密切相关。因此,在农业文化遗产地,不仅仅生产了高质量、有特色的农产品,还生产出了生态产品和文化产品。农民们一边劳作一边唱歌,就是一种文化,他们的劳作过程甚至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这也是现在很多人喜欢去乡村体验的原因。

  干什么吆喝什么。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我提交了多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案。我从事农业文化遗产工作已有15年,学习、研究农业农村发展也有40多年,对农业农村特别是农业文化始终保有深厚的感情与永不褪色的热情。鉴于目前农业文化遗产还不被大家所熟知,我一直将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视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年两会我提交了一件提案,是关于国家公园建设要重视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方面的。2017年以来,我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就是以国家公园试点为对象,研究生态经济功能协同提升路径,期望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提供科技支撑。我去了大部分国家公园试点区和很多自然保护地,发现里面有大量社区与居民,他们不仅在进行农业生产,而且创造了一系列具有生态保护意义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生态文化与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等。

  比如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藏族人民长期沿袭的草原游牧方式,就是一种生态友好型生产方式,对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在神农架国家公园,人们养殖了农业重点保护物种中华土蜂,对于植被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武夷山国家公园不仅是重要生态保护地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而且还是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茶叶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对这些农业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价值发掘,提升了当地百姓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文化自信,因为他们不是简单的放牧、养殖、种茶,他们还在保护生态、传承文化。发展是最好的保护,当地百姓收益提高了,生态保护的意识也更强了。这件提案可以说是我长期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的感悟,也是研究成果。值得欣慰的是,这一提案得到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的积极评价与高度重视。

  成为政协委员,使我这样的普通科研工作者有机会了解更多不同界别、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情况,考虑问题时不再仅从专业技术角度出发,而是自觉地站在全局的高度、国家利益的角度,用跨领域的思考,提供新的科研视角与方向。

  如今,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和文化下乡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我发现,其中很少有人关注农耕文化。比如文化下乡固然很重要,但还应该引导农民去发掘传承自己的文化。在浙江省庆元县月山村,当地人自编自导的春晚精彩纷呈,每个村民都是演员,演绎的都是身边的故事,使用的道具是锅碗瓢盆和农具,几十年来越演越热闹。这一现象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谈到乡村振兴,不得不提全国政协“乡村振兴读书群”。据我所察,读书可以说是每位委员的常态,已经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在群里,大家对于同一问题、同一事件或同一本书进行着不同的解读,有系统的发言与思考,甚至有争论。作为群主的我,则更多的是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几百人同时交流。不同主题的读书群,通过读书和交流,把委员们团结起来,通过线上的方式参政议政、凝聚共识,在我眼里,读书群可以说是政协会议的延伸。

  读书,不仅要读专业相关的,更要读有关顶层设计的。在乡村振兴群中,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带给我很多提纲挈领的认知与启迪。我所感兴趣的专业话题几乎都蕴含在里面,比如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城乡融合发展等。特别是书中提到“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已经成为我们进行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的指南。

  去年,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把过去十几年来写的近百篇有关农业文化遗产的科普文章进行了梳理,汇编成三本书,即《什么是农业文化遗产——延续千年的智慧典范》《为什么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发展是最好的保护》。

  这缘起于在乡村行走中,我发现基层干部由于不断换岗,很多人对农业文化遗产不是很了解,而他们在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我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还把很多精力放到了科普上,撰写发表科普文章。没有想到的是,这三本书出版后,不仅很快成为很多人首选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读本,还被列为农家书屋的文化类推荐书目。这让我感受到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科研工作者,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还要思考如何将科研成果分享给社会,实现科学成果价值的最大化。科普读物所达到的效果,是不可想象的,给予我很大的信心。后来有人告诉我,这三本书还是有些偏学术,说能不能写一本更适应农民阅读的书,文字更精炼,配上插图和照片。我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写一本让农民能够真正读懂、读透,用深、用实的农业文化遗产科普读物,让农业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系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旅游规划设计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副主委。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重农评微信公众号2021年10月15日)

相关阅读

本网简介 | 编委会 | 机构设置 | 本网动态 | 会员查询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