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绿意盎然,酸菜缸里酸菜飘香,高铁满载怒放鲜花……隆冬之际,广袤的黑土地上不乏热火朝天的忙碌场面。记者深入辽宁农村采访看到,特色农业产业正在加快发展,让农民尝到增收致富的幸福味道。
东北长出“南方果”
隆冬时节,寒风凛冽,但在大连市旅顺口区长城街道刘家村的温室大棚里,却是一番绿意盎然的景象,沉甸甸的木瓜挂满枝头,饱满的火龙果鲜红夺目,绿皮的甘蔗长势喜人,俨然一幅“南国风光”。
水果种植户王艳华2003年到南方旅游时偶然尝到了当地盛产的火龙果,味道香甜可口,比她在东北老家吃的火龙果味道好很多。经过与农户交流,她发现,即便火龙果的品质再好,一经长途运输,口感就会大打折扣。
“怎么才能让家乡的老百姓也吃上新鲜的火龙果呢?”发现了商机,王艳华说干就干,当即引进了50棵火龙果苗,在自家大棚里搞起了种植。经过不断的改良、淘汰、再改良,到2014年,王艳华改良优化的火龙果培育成功,一颗颗硕大饱满的果实鲜嫩欲滴,味道香甜,口感不输原产地的品种。农业技术人员说,这种火龙果耐寒、耐贫瘠,长势快,十分适合在北方大棚内种植。
当年,王艳华的火龙果大棚连卖果带卖苗,不仅收回了10年来的投入,还小赚了一笔。尝到了火龙果的甜头,王艳华想让更多的南方水果到东北“安家落户”。2017年,她陆续引进了木瓜、杨桃、香蕉、芒果、枇杷等多个品种,扩大了种植面积,搞起了立体复合种植。
目前,约30种南方水果在大连落地生根,这些经过生态种植的有机水果在成熟后发往沈阳、北京等地。王艳华的大棚每亩地纯收益达到10万元以上,不仅在大连,她在辽宁朝阳、黑龙江哈尔滨等地试验种植的南方水果也取得了成功。
“一家富不是富,家家富才是真正富。”如今,王艳华带领大连当地农民承包了40多栋大棚,按照“孵化器”模式提供种苗和技术,开展特色种植,带动农民致富。
酸菜腌出“幸福味”
迈进4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一股酸酸的味道扑鼻而来。放眼望去,5米纵深的酸菜池密集排开,光码放白菜就得动用吊车。在二次发酵车间里,每个酸菜缸的直径都有3米……
这是鞍山市千山区汤岗子村的一家酸菜制作企业,产品出口至13个国家,年产值超2000万元,带动百余名村民就业。
汤岗子村原党支部书记杨春杰站在酸菜缸旁说,2015年,村里的酸菜厂刚刚投产2个月后,他带着20箱共计480斤的成品袋装酸菜奔赴沈阳参加农博会,没想到一入场,就被浇了冷水。“别说卖,送都送不出去。”
从那以后,杨春杰一门心思研究怎么让酸菜提品质、上档次。除了选用最好的黄心白菜、纯天然地下深岩冷矿泉水等优质的原材料腌制外,他还请来辽宁省农科院相关专家,帮着改良技术。
搞大路货,早晚被市场淘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杨春杰带领村民们一点一滴积累,终于腌出了市场认可的酸菜。“记得我们的酸菜首次出口日本,商检时被扣留了6天,进行了312项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从此免检。”杨春杰得意地说。
如今,“第一桶金效应”吸引村民纷纷加入原生态白菜的种植。企业成立以来累计给村民分红1600余万元,村民们逢人就自豪地介绍:“俺们村的酸菜缸里,腌出了‘幸福味’!”
鲜花搭上“新高铁”
寒冬辽西,滴水成冰,朝阳凌源市东五官村一栋花卉大棚里却温暖如春。7000多株百合争相开放,花农赵恩兵两口子挑花、捆扎、装车,忙得热火朝天。
从此处望向远方,一座横贯南北的铁路桥巍然矗立,不时有高铁列车风驰电掣,呼啸而过。
这正是2021年全线开通的京沈高铁。凌源市地处辽宁省西部,紧邻河北省,有“中国百合第一县”和“北方花都”之称。这条高铁的开通,给这个县级城市的花卉经济带来了新机遇。
“原来交通不便,比如沈阳客商来凌源,得坐绿皮火车,还得倒一次车,要5个小时。”东五官村花农、第一批售花经纪人赵小权正巧赶来花棚谈生意,他对记者说,现在高铁通了,从沈阳、北京到凌源都只需要2小时左右,客商多了,生意也旺了。
网上“高铁”,也让凌源花卉走得更远,花农深受其益。
在东五官村村委会旁的一间民房,记者看到,一位花农正面对镜头,坐在一片鲜花中间一边剪裁花枝,一边做直播推销。从2020年起她开始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等方式展示鲜花。直播中,她不仅卖花,还把养护、修剪和造型的技巧告诉大家。
在凌源,这样利用网络直播平台销售花卉的花农多了起来。当地政府也开始向电商发力,2021年7月,帮助农户对接花店的“天采平台”上线,农户一键上传自己的产品照片,网上售卖后集中包装邮寄,提升了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
“只要人努力,致富路就能铺满鲜花。”赵小权说,“我正考虑再多建几个棚,扩大规模增加收入,这高铁跑得这么快,俺的日子也不能落后!”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