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宪法·艺术

河北大名:草编艺术带动村民增收

时间:2022-07-01 10:35:44 来源:新华网 作者:星辰

  在河北邯郸大名县草编艺术展厅,以小麦秸秆为主要原材料编出的时装、京剧脸谱、手提包、化妆盒等颇具时尚感的物品吸引不少人拍照“打卡”。

  大名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赵卫广说,草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多年发展,当地通过结、辫、捻、搓、拧、举、盘等技艺,再经过上色等,将小麦秸秆编制成了10多个艺术品类,上千个小品种。时下华北平原“三夏”基本结束,当地草编企业正在抓紧收购小麦秸秆进行原材料储备。

  大名县草编艺术展厅内摆放的草编创意摆件。(受访者供图)

  56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大名县群英草编艺术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群英说,20世纪80年代,自己在大名县一家草编企业做设计工作,看到产品缺少新意导致积压。此后王群英突发奇想,设计了40套草编时装,突然成为“爆款”,从此坚定了她的草编创作道路。

  以小麦秸秆为主要原材料编制的时装。(受访者供图)

  在王群英创作的草编中,脸谱和时装深受欢迎。“草编京剧脸谱由头饰、五官、胡须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五官时,要先把泡好的小麦秸秆从中间剃开,刮掉里面的麦芯,再使用电熨斗等工具把秸秆压平,最后进行装裱形成五官的底部。”王群英说,由于工序复杂,制作一个京剧脸谱需要3个月,制作一件时装至少需要2个月。

  以小麦秸秆为主要原材料编制的京剧脸谱。(受访者供图)

  “新颖的形式使得销路没有问题,如草编脸谱多为个人收藏或是酒店装饰用,时装多用于表演,但手工制作速度较慢。”王群英说,为此,她一方面招聘员工,进行深度教学让其掌握相关技能,一方面发动农户制作一些相对简单的半成品。

  草编技艺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大名县建立了“传承人+公司+农户”的模式,公司提供原材料和技术培训,根据村民掌握的水平进行合理分配,再以对应的价格回收编织好的半成品。

  大名县西关村村民魏艳丽说,自己从2014年开始接触草编,近期在加工脸谱的胡须,平时领到的加工活也不局限于“半成品”,一些耳环、草帽等现在都可以独立完成,近几年收入逐步增加。

  大名县发改局局长杨升国说,目前大名县拥有以草编工艺为主的企业30余家,草编除在国内有较高需求外,产品还销往了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大名县近2万名农村妇女从事这一行业,人均每年可增收1万余元。(记者赵鸿宇)

相关阅读

本网简介 | 编委会 | 机构设置 | 本网动态 | 会员查询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