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红军第十一军成立90周年》
毛主席在延安向埃德加·斯诺介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情况时说:“彭湃领导的海丰苏维埃运动失败后,他的军队一部分,在古大存指挥之下,离开了那区域,与朱德和我取得了联系,后来成了红军第十一军的基本队伍。今天我们缅怀先烈丰功伟绩,回顾红色革命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历史背景:
红军第十一军(也称东江红军)它是红军时期广东唯一一支有正规番号,编制的正规中央红军的人民武装。一九二八年春,古大存同志在横跨五华、丰顺、揭阳的八乡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
据丰顺党史资料记载:1928年9月底,东委机关遭敌人袭击,1929年1月在东委书记林道文率领下,东委机关转移到丰顺县释迦岽岽下西山黄礤一带建立起来并开展斗争,1929年6月间在黄礤召开东江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改选新东委,卢济为书记(省委派来),杜式哲为副书记、委员有林国英、贺尊道、莎蒂、古大存等,古大存担任军委书记。重建东江特委使东江革命中心逐渐向八乡山转移,一九二九年冬,东委机关从岽下搬上八乡山的岳潭村(现汤西镇大罗村的岳潭自然村),一九三O年三月在八乡山岳潭召开东江第二次党代表大会,会议选举颜汉章为特委书记,会议还就东江革命中心是以大南山为中心还是以八乡山为中心的问题展开了争论,最后省委同意以古大存等一些同志认为应以八乡山为中心,从而奠定了八乡山为东江革命中心,也是确立了岳潭在八乡山革命历史这一时期的核心,会议还决定成立东江苏维埃和红十一军,并报中共中央,1930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东江红军编制成立为红军第十一军的指示:“目前东江红军应以现有之四团为基干,扩充为四个纵队而成立红军第十一军。”这是广东唯一有中央统一授于番号的红军。
1930年5月1日,东江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八乡山滩下召开,会议历时12天,广州、琼崖、粤北等 地革命组织和武装派人来参加了会议。大会宣布成立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大会确定红十一军的指挥与编制是:军长古大存(兼代政 委),参谋 严凤仪(后梁锡枯),政治部主任罗欣然(后黄一沙代),下辖红色军四十六团、四十七团、四十八团、四十九团、五十团和一个教导队。红十一成立时军部设在岳潭,政治部设在滩下,军部设立军校,由四十六团代管,还有一个 200 的独立营,全军3000多人。从此,红十一军的旗帜成为南粤大地人们心中的精神支柱,它是东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面不倒的红旗。
红十一军的成立和发展既是广东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展农民运动光荣历史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东党组织建立新型人民军队和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苦探索,在广东的党史军史上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红十一军建军过程中始终坚持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对军队进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官兵平等的原则和军 中民主,探索游击队的战略战术。这些至今都对军队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红十一军的武装斗争,在东江广大农村地区宣传了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在东江人民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为以后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红十一军和东江特委活动的区域,几乎都成为我党后来的游击根据地,中共南方工委长期在东江地区开展工作就是证明。红十一军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实践,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干部,为中央苏区输送了一大批素质良好的干部,同时在红十一军的战斗历程中,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
红十一军在东江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巩固和捍卫了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敌“围剿”中央苏区和赣闽粤革命根据地的兵力,对中央苏区及其他地区的武装斗争起到了资源和策应作用 ,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东江地区的统治和农村封建反动势力,使东江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苏区南面的坚强屏障。
红十一军在东江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巩固和捍卫了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敌“围剿”中央苏区和赣闽粤革命根据地的兵力,对中央苏区及其他地区的武装斗争起到了资源和策应作用 ,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东江地区的统治和农村封建反动势力,使东江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苏区南面的坚强屏障。
红十一军他们以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无私无谓的牺牲精神,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在监狱里 ,骨铮铮,坚贞不屈;在刑场上,视死如归,正气凛然。
红十一军虽然存在历史短暂,但它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一页,是广东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史中突出的历史事件之一,红十一军指战员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工农红军斗争历史谱写了瑰丽而壮烈的篇章。
编辑:蓝田黄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