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会场
2025年8月16日下午,“从泥料到AI跨界融合”主题研讨会,在中国陶都宜兴的木石陶文化数字产业园紫砂新势力报告厅举行。
易孟林常务副会长出席研讨会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常务副会长易孟林出席了研讨会。他首先介绍了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和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他说,在整个紫砂行业市场处于较为困难的时期,召开这个研讨会显得尤其重要。从泥料的分类、检测抓起,牢牢把握好紫砂艺术的创作材料的品质;同时,充分运用好AI这一人工智能来设计和开发紫砂艺术新产品,对热爱紫砂艺术的人群如女性、孩子等进行分类研究和传播,进行个性化定制,无疑是对紫砂市场发展路径的深度探索。这种探索是将中华优秀传统与现代高科技紧密结合的有时代创新意义的探索,有助于紫砂艺术从业者突破困境,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和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将积极支持这种探索。
与会者围绕“从泥料到AI跨界融合”这个主题,分别进行了发言。
范小君先生发言
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陶刻协会副会长、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范小君指出,传统紫砂陶刻艺术是以紫砂泥料为基础,紫砂器物为载体,进行书画的陶刻装饰,离不开紫砂泥料的根基。创作题材源于传统书画,新时代需要AI的介入,同时也需要传承好优秀的紫砂艺术传统。
陈鹤副院长发言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紫砂艺术创研院副院长、紫砂新势力创始人陈鹤说,传统模式下的紫砂文化艺术与营销方式,需要借助利用好AI技术。在参考紫砂造型设计,深挖紫砂历史文化与故事陈述,完善紫砂文案,规范直播话术等方面,AI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利用价值的。
于逍遥先生发言
江西景德镇手工制瓷装饰工艺类非遗传承人、景德镇奉旨官窑研究院执行院长于逍遥发言道,无论是皇家文化、还是百姓文化,用户是一切的基础;AI是当下生产生活的一个工具,跨界的融合需要媒介也需要工具,利用好AI技术这门新工具,可以将泥料系统化分类评估、优化分类、归纳溯源信息等助力当下生产生活。
徐志军先生发言
江西景德镇徐窑创始人徐志军说,了解泥料的品质高低很重要,而运用AI了解国内外的使用场景、使用对象,有利于陶瓷行业的发展与传播,有利于陶瓷艺术走向全世界。
范雪冬副主席发言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席范雪冬高度肯定了紫砂新势力创始人陈鹤在从泥料到AI跨界融合方面作出的探索。他说,紫砂新势力对市场需要什么有自己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希望在学会的领导下,团结更多的守艺人,取得更大成绩,紫砂艺术创作一定前途光明。
杨捷先生发言
武夷山一品状元品牌创始人、松溪绿茶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捷深有感触地说,茶叶与茶器密不可分,茶器的泥料,会影响喝茶时的口感。泥料的密度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茶叶要求泡茶的茶器也不一样。AI可以帮助我们做具体数据的分析。
孟天泽先生发言
资深藏家、紫砂新势力品牌挚友孟天泽说道,喝茶离不开茶器,AI可对喝茶的群体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客户需求,严选紫砂泥料,确保紫砂艺术品的品质,做好私人化定制。
段誉代表发言
直播间代表、巨匠茶器甄选段誉根据自身实践体会说,泥料是陶瓷作品的基础,也是客户最关心的问题,利用Ai能更详细的了解客户需求。当然直播本身就是不断地需要新内容,利用AI可以丰富直播的话语内容。在完善产品体系介绍,分析客户人群数据等方面,AI对直播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李曼琦女士发言
王煜明先生发言
研讨会上,江西景德镇徐窑主理人李曼琦、紫砂泥料研究者王煜明都对相关话题作了发言。
周正平主席作研讨会总结
最后,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主席周正平作研讨会总结。他强调道,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团结更多的年轻人;紫砂艺术务必与当代生活相融合,才有光明的未来。希望所有紫砂守艺人都能够在新时代环境中根据行业特征与属性,尊重传统,运用AI新技术、新工具,对陶瓷文化艺术、茶文化等,搞好传统“泥料”与现代“AI”的跨界融合,共同推动紫砂艺术走向新的繁荣。
庄严副主席主持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紫砂新势力协办。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副秘书长姜凤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庄严主持。
与会者合影。前排左一:姜凤副秘书长
编辑:刘娜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