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宪法·企业

化解痛点推动中小企业乘“数”而上

时间:2025-03-28 14:45:13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胡立彪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这一决策部署对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数字化转型程度和质效,直接影响着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以及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动力和动能。

  当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各地不断推出创新举措推动中小企业高效开展数字化转型。2023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启动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通过“试成一批、带动一片”,探索形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模式,对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是“必修课”,选择依托大型企业成熟的技术和生态能力,开展数字化转型实践。

  但也要看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赛迪研究院的调研显示,相比大型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分布在传统产业和价值链中低端,受限于人力、资金等约束,在数字化转型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52.3%的中小企业认为自身存在转型能力不足的问题,64.31%的中小企业反映数字化人才缺乏,55.12%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是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问题。

  这些问题演化成“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等痛点,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事实上,“不想转”是因为企业比对数字化成本和收益,发现成本比较高,但收益还不足以为转型提供充分的动力;“不敢转”是企业对政策预期不明朗,并对数字化中的信息数据安全存在不理解的情况;“不会转”是因为人才缺乏,中小企业管理者数字化意识和素养有待提升。

  为化解这些痛点,政府部门下了不少功夫。2022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旨在帮助转型需求方、供给方和地方各级主管部门明确定位和路径。2024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4年版)》,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加清晰明确的数字化水平评测和转型指引。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体系化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

  鉴于不少中小企业尚处于转型的摸索阶段,政策层面应充分发挥“组合拳”的优势,灵活运用专项资金、财政补贴、贷款优惠、税收减免等扶持手段,落实“财政+担保+保险+服务”四位一体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切实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降低转型风险,增强企业转型的信心与底气。

  深化链群融通,推广龙头企业牵引的供应链“链式”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驱动的产业链“链式”转型和以集群/园区为单位的“面状”转型,支持统一数据标准,开放数据接口,打造数字底座,加强资源共享,强化业务协同,探索新模式、新业态。

  强化数智赋能,发布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引,加强应用推广,强化应用基础,建设一批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垂直行业大模型,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赋能。加强中小企业数据资源供给与价值开发,加强专业普惠的数据服务供给,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数据资产价值评估。

  优化供给服务,供需适配发展“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增强产品易用性及开发便捷性,培育壮大数字经济领域优质企业,提升数字化转型供给质效。完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载体,增强中小企业数据与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持久战。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因时应势优化转型策略,定能推动更多中小企业乘“数”而上,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相关阅读

本网简介 | 编委会 | 机构设置 | 本网动态 | 会员查询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