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禹舜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提案一:建设书法教育基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提案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扶持中华文化基因校园传承工作,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书法是中华文化特有的艺术样式,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最具中华基因的文化符号和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可以培养中小学生的基本书写技能和审美鉴赏能力,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不规范使用汉字和“提笔忘字”现象越来越多。
为进一步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国家在促进书法教育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例如,教育部印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大力加强中小学校书法教育工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国家画院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书法家进校园”活动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二、中国国家画院“书法进校园”合作项目基本情况
中国国家画院为了推进首都书法教育工作,于2020年10月与北京市怀柔区教育委员会签订了“书法进校园”合作项目协议,通过选派书法家到怀柔授课,推进国家书法教育政策落实。中国国家画院和怀柔区教委多次召开座谈会、阶段总结会和专题研讨会,制定实施方案,采取了科学有效的措施,做了以下工作:
(一)分层制定学习目标与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制定学习内容和目标,使小学生初步感受书法之美,体验书写的乐趣;使中学生感受不同字体的美,具备基本的创作能力。
(二)合理布局,培育书法教育基地校
根据怀柔区学校特点,成立了10所书法教育基地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书法教学包含楷书、隶书、魏碑、篆刻等项目。
(三)开展书法教师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开展普及培训。国家画院艺术家对怀柔区书法教师,以及具有书法爱好的教师进行书法培训,提升书法教师整体书写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壮大书法师资队伍;二是培养书法骨干;三是提供高端交流平台,提供参加高端展览、交流活动机会,开阔教师视野,提高创作水平。
(四)举办书法大赛暨作品展,提高师生审美素养
每年举办一次怀柔区师生书法作品大赛暨作品展。例如2021年举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作品展,获奖作品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并在怀柔区巡展。
(五)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提高师生专业实践能力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与部分书法骨干教师、书法特长生一起走进乡村、走进基地校,同台书写作品、赠送作品,展现新时代怀柔师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书法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六)高端艺术作品进校园,营造校园书法文化氛围
中国国家画院组织创作及仿真复制高端书法艺术作品送进校园,营造浓厚的书法校园文化氛围。
提案二:关于提升美术创研单位公共文化服务实效的提案
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实效关系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与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生活幸福指数直接相关。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把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摆在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对相关工作作出了总体规划和部署。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之下,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软件条件逐年改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层次需求和向往方面成就显著,在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方面日趋完善。这其中,美术创研单位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面临社会文化需求总体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语境,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和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距离满足全体人民对更多样更高品质的文化产品、更精准更人性化更高效的文化服务需求,距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文化资源,助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仍有需继续努力的空间,美术创研单位在其中仍有很多大有可为的地方。因此有必要通过更为科学合理的调研、设计和规划,以提升其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实效。
一、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总体上社会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仍有待改善。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文化的“精准扶贫”问题;二是高水平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相对缺乏问题。
(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较突出,尤其老少边穷地区,面临的难题、需解决的迫切问题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这对传统单一或“一刀切”的简单解决模式提出了挑战。
(三)专业人才和专业培训仍严重不足。
(四)快速更新的科技手段和传播方式对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出新课题。
(五)疫情及其他不可抗因素带来的影响。
二、造成这些问题的部分因素
(一)文艺总体繁荣、总量丰富,但品质良莠不齐,精品仍不能满足需要。
(二)对人民群众的需求调研不够深入、细致,尚未做到分层化,在文艺作品生产、文化产品生产开发、文化服务设计理念和实行方式方法方面尚未能与时俱进。
(三)不同地区物质和文化基础、资源配置以及相关机构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同。
(四)学校相关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及就业导向与保障激励机制等造成的长期影响后果。
(五)科技手段、疫情等外在推动因素,带来的新的需求变化。
三、为提升美术创研单位公共文化服务实效,我建议:
(一)充分发挥美术创研单位“出人才、出精品”的优势,实施文艺作品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优质内容产品。
(二)充分发挥美术创研单位的专业引领和学术导向作用,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的美术展览、学术活动和文化惠民服务,增加与地方的合作互动交流,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三)充分利用美术创研单位的专业人才资源,组织发动艺术家进校园、进社区、下基层,“送文化、种文化”,为其提供师资培训等,针对对方需求,提供适当的文化服务。
(四)充分发挥美术创研单位的媒体宣传功能,以更多样、多层次的内容产品、更便于接受更灵活便捷的传播方式,覆盖和影响更广泛的受众人群。
(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和综合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发线上线下课程教学产品。
(六)加大线上展览、线上导览、线上直播、数字展厅等服务。
(七)继续深化美术教育改革,加强职业化人才培养的现实针对性,强化就业引导和奖励激励政策扶持力度。
总之,就是要充分发挥美术创研单位在硬件软件方面的综合优势,充分吸收社会力量、群众期待、专家意见和实践经验,从调研设计、统筹规划、人才培养、思路创新、方式创新等入手,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服务落到实处、深处。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