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宪法·书画

现代 傅抱石《秋风红雨图》轴

时间:2023-03-14 16:05:54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星辰

现代 傅抱石《秋风红雨图》轴

  《秋风红雨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98.4厘米,横49.3厘米。故宫博物院馆藏

  本幅自题:“秋风吹下红雨来。抱石写苦瓜诗意,金陵记。”钤“傅”朱文圆印、“苦瓜诗意”朱文方印、“往往醉后”朱文长方印。

  “秋风吹下红雨来”本是清初画僧石涛的诗句。傅抱石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他擅画山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他特别推崇清代画家石涛,“称赞石涛是‘中国画史上永远放着璀璨的光辉的画家,尤其对石涛“我用我法”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精神顶礼膜拜,赞赏备至。傅抱石编撰过《石涛年表》,发表过《石涛丛考》,写有赏析文章《读石涛淮阳洁秋图》,还画过著名的《石涛上人像》和《大涤草堂图》等。为了表达自己对石涛的情有独钟,他不仅刻制了“我用我法”的印章,还开始用“抱石斋主人”作为别号。他将石涛所著《苦瓜和尚画语录》中的一些精彩章句抄录下来,贴之于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下面题款:“抱石斋主人傅抱石恭录”,“抱石”一名也从此沿用下来,他的本名傅瑞麟则渐渐被人淡忘了。

  傅抱石对石涛绘画的创新精神推崇备至,进而对其事迹、艺术加以深入的研究,陆续发表多篇论文,阐述精当。可以说,他对石涛的思想、精神已经达到相通的境界,对其诗文有着深刻细致的体会,所以笔下的石涛诗意图充分体现了原文风神。图上二文士对坐舟中,杯盏交流,酒助谈资,兴致正浓。一阵秋风袭来,落叶缤纷,仿佛红雨飘落,意境萧疏。画面上部枝条参差,下方仅置一舟,一繁一简,相得益彰。构图不求满密,干净利索,点明主题,取得了形简意赅的艺术效果。

  此图为郭有守捐献。

现代 傅抱石《秋风红雨图》轴

现代 傅抱石《秋风红雨图》轴

现代 傅抱石《秋风红雨图》轴

  局部

  傅抱石的《秋风吹下红雨来》将晚秋的红叶与江水、雅士联系起来。画幅的上方虬枝劲展,参差交错,有气冲云霄之势,枝上红叶片片,一阵秋风吹来,落叶缤纷,洋洋洒洒飘落于江面,像一阵红雨。江面辽阔浩渺,一叶小舟荡于其间,一船夫撑船,两位雅士对坐舟中,神情自若,杯盏交流,酒助谈资,兴致正浓。“红雨”突然飘落,江面好像静止一般,万籁俱静,船夫手持船槁,仰面观看落英纷纷的“红雨”。两雅士也不约而同停止饮酒,欣赏这一“奇景”,似乎听到了红叶落到水面上的“沙沙”之声。江面顿时变得极为空旷、寂寥,营造了雅逸清幽的情调。

  傅抱石在红叶的表现上一反前人多用丹朱赭黄调色的惯例,大胆使用胭脂与西洋红进行点厾,犹如春季里的桃、杏花瓣漫天飞舞。画面上部枝条纵横穿插,非常密集,下方大片留白,十分空阔,仅一叶扁舟,上下一繁一简,相得益彰。构图不求满密,干净利索,点明主题,取得了形简意赅的艺术效果。

现代 傅抱石《秋风红雨图》轴

相关阅读

本网简介 | 编委会 | 机构设置 | 本网动态 | 会员查询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