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打假官司给自己挖了那么大一个坑,真是小聪明吃大亏!我自愿接受法律的惩处。”纪某懊悔不已。
至此,一宗长达6年的债务纠纷案告一段落。
线索:一次巧合的查封
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刘某多次向赵某等人借款,累计高达1亿多元。
经多次催促无果后,2019年10月,赵某将刘某及其妻纪某起诉至法院。经审理,法院判决刘某、纪某向赵某清偿借款5500万余元。判决生效后,刘某、纪某夫妻二人并未偿还赵某借款,赵某就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巧合的是,在刘某向赵某等人借钱后不久,就因一宗借贷纠纷案被起诉,房产被查封,调解后却迟迟未执行。
事出反常必有妖。
调查:一笔蹊跷的转账记录
两场官司,五名当事人,八家银行账户,数十万笔流水。
深圳检察官向多家银行调取了当事人多年的转账记录,一笔蹊跷的银行转账摘要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付诉讼费。”
纪某作为第一起案件的被告,向原告纪某芳账户支付了92705元,并在转账摘要注释为“付诉讼费。”
经查阅原告的账户发现,同一天原告纪某芳向法院缴纳了诉讼费92705元。证明该案的诉讼费是由被告纪某支付给原告的。
真相:一场虚假的民事借贷诉讼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从原告纪某芳家里发现一份《确认书》。《确认书》明确:原告纪某芳对刘某所享有的全部债权属纪某所有,其仅为名义上的债权人。
至此,一场民间借贷纠纷案背后的真相浮出水面……
2018年10月,为逃避赵某的债务,刘某、纪某夫妻两人与他人合谋,虚构借贷关系,伪造证据材料,由他人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查封了刘某名下房产。然后,纪某芳以刘某为被告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
2019年2月,纪某芳与刘某达成和解,法院就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作出民事调解书。
2020年7月,在原查封即将到期之际,纪某芳以刘某拒不履行调解书为由,向法院申请继续查封刘某名下房产。同年9月,法院继续查封刘某名下两套房产,查封期限为3年。
债务人刘某与他人合谋,虚构债权债务,骗取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逃避实际债务,损害了实际债权人赵某的合法权益。
执行:一份执行检察建议
为保障当事人合法债权的实现,检察官及时开展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向法院制发执行检察建议,督促法院解除对相关房产的查封。
2023年3月,因刘某、纪某、纪某芳和孙某涉嫌构成虚假诉讼,检察官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
2024年9月,法院撤销此前纪某芳和刘某的民事调解书,并驳回纪某芳全部诉讼请求。
时隔6年,赵某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5500多万。
法院认定纪某、刘某、纪某芳、孙某犯虚假诉讼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深圳检察官提醒
在困难之际朋友愿意解囊相助,本应感激这份情谊,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按照约定尽快还清借款。但纪某等人却合谋玩弄手段,通过虚构民事法律关系以诉讼的方式用“合法”手段掩饰自己占有他人财物的非法目的,挑衅司法权威,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最终还是难逃法律的严惩。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本案值得我们警醒和深思!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