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省法院2022年执行工作情况。据省高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周磊介绍,省法院全方位推进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坚定迈进,取得显著成效。共执结各类案件71.99万件,执行到位1082亿元,“3+1”核心指标全部高位运行,22个主要指标全部居全国中上游,其中12个排名全国前10,执行质效和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执行工作稳居全国法院第一方阵。
一、深化示范试点,综合治理工作格局持续巩固
认真落实省委统一部署的法治四川建设“1+8”示范试点工作,与省发改委、公安厅、自然资源厅、省大数据中心、省通信管理局、四川银保监局6家示范单位保持紧密合作,紧盯6大示范目标、18项试点任务,扎实开展并圆满完成示范推动生效判决执行难工作。在省委召开的总结推广会上,四川高院作为6家代表之一作经验交流,经验做法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批示肯定并向全国推广,《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全文刊发。全省各地各级单位通过召开执行联动工作会议、各类座谈会议、专题会议,协调解决联动机制建设、查询系统联通、联合惩戒措施等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平安建设考评指挥棒作用,运用“预通报、预扣分”机制,压紧压实执行联动单位职责,平安建设考评(涉执行难部分)连续两年位列全国第一等次。
二、强化联查联惩,网络查控惩戒体系迭代升级
持续深化省级部门多方配合,重点突破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建设的难点堵点。完成全省联网的不动产、机动车、住房公积金等查询、查封(冻结)、解封(冻)、扣划“一体化”查控系统建设,实现与四川省信用平台(二期)系统对接,全力推动系统对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的自动比对、拦截、监督、惩戒,进入全国领先行列。全省各地密切围绕网络查控惩戒体系建设主动作为,巴中深化机动车司法查控、法拍过户协作联动,自贡、广元建立智能停车系统对扣押车辆的精准查控机制,遂宁实现被执行财产定向询价、拍卖成交税费测算集中线上办理,成铁中院建立服务全省的铁路执行联控机制等。各联动单位反馈各类信息191.96万条,开展限制、惩戒153.76万次,同比分别增长82.54%、28.66%。网格员协助执行案件达到3.28万件,系统发起量占全国总量的50%,稳居全国第一。
三、坚持服务大局,依法规范执行要求全面贯彻
运用“执转破”等机制加速“僵尸企业”出清,助力困境企业拯救,妥处不良债务,促进保交楼盘,推动化解执行案件20420件。扩大“一季度一行动”声势,“司法大拜年”专项行动到位率实现翻番,达到41.67%;涉民生案件执行到位率同比提升近30个百分点,达到59.34%;落实执行救助1727件、2002人,发放执行救助款2854万元。中管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提前完成,并100%执行到位;涉黑恶案件执行到位率常态化保持在90%以上;开展“四说四改”专项活动整改顽瘴痼疾,推动信息化建设形成监督、预警的常态化模式,执行干警违纪违法发生率下降至0.25%。完善执行信访化解机制,着力解决越级、反复信访案件,全省进京访数减少56件、降幅24.45%,案访比持续下降至万分之2.41、降幅28.81%,大量信访纠纷在本地得到化解,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紧盯执行到位,人民群众胜诉权益及时兑现
将“抓执行到位”作为全省执行工作三大重点工作之一,重点考核执行到位直接相关指标。研发上线执行案款可视化管理系统,优化案款甄别和发放流程,案款支付平均用时12天,同比减少8天,全省超期未发放执行案款和不明案款全部保持动态清零,切实为执行到位夯实基础、优化程序、提升效率。全省各地聚焦前端查控财产录入、中端财产评估拍卖处置和末端案款发放效率提升等关键环节,努力将胜诉权益转化为真金白银。泸州坚持“无强制非执行”,判决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罪11案12人。乐山开展“嘉州亮剑”系列行动,集中腾退、搜查、拘留120余次。资阳开展“雁城薪风暴”专项行动,办结了一批影响大、标的大、难度大的涉金融案件。全省法院以各类专项活动为抓手,推动执行到位相关指标持续稳步提升,恢复执行案件到位率全国排名上升13位、至第11名,首次执行案件到位率全国排名上升9位、至第16名,两项到位率指标实现跨越发展,进入全国中上游。
五、聚焦守正创新,执行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
在全国率先开展全省三级法院执行职能定位改革,明确省法院主统筹指导、中级法院主统一管理、基层法院主依法办案的执行职能配置格局。省法院进一步加强规则供给,出台《终本案件管理办法》等12项规范性文件,制定《执行指挥中心分级分类管理规定》等20项具体举措,全覆盖推动“智慧执行APP”应用,当事人留言数、承办法官回复数等均排名全国前三。各中级法院推进市(州)以下执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围绕“8+N”改革要求常态化压紧压实中级法院对下管理职责,开展视频调度2110次、发起对下指挥8383次、印发各类督办类材料2361份。基层法院聚焦依法办案,既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又突出执行工作强制性,依法高效办理全省97.12%的执行实施类案件。全省法院深化改革、强化监管,最高人民法院通报的绝大多数管理类指标排名全国前列。
六、着力固本强基,执行队伍素质能力实现跃升
狠抓执行队伍培养,对118名新任执行局局长和新入额执行法官进行为期一周的脱岗培训,连续开展5批中级法院执行局综合处处长轮训和3批执行条线“青蓝工程”跟班实训,评选出26名首届“全省法院优秀执行局局长”,230余名执行干警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大兴执行调研,启动“全面构建现代化执行工作体系”重点课题研究,围绕我省执行难综合治理、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为深化执行改革、提升执行质效强化理论支撑,凝聚执行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在第十一届中国执行论坛上,我省荣获组织工作先进奖,执行调研工作名列全国前三;在全国法院第三十四届学术讨论会上,一篇论文获二等奖、一篇论文获三等奖。全省200余名执行干警被记功、嘉奖或受到党委、政府、上级法院表扬。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