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李佳芳 通讯员 吴营) 10月31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四川省公安厅联合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据悉,2021年来全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以来,涉电诈案件批捕率高于其他普通刑事犯罪;全省一审共受理涉电诈案件8055件,1.6万余名被告人被判处刑罚;生效判决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708人,判处罚金刑4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共受理涉电诈案件和判处刑罚数量分别同比上升50.7%、30.3%。
发布会还透露,当前,四川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虽得到一定遏制,但占全部刑事案件四分之一,案件总量仍在高位运行,当前的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其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现诈骗手法加速迭代变化、跨国有组织特征明显、黑灰产业庞大等特点。在诈骗手法方面,诈骗分子利用小众社交软件、虚假APP、虚拟跳转服务器、简易GOIP装置实施诈骗逃避追踪打击。特别是刷单、冒充客服、虚假投资理财等通过事先获取信息实施精准诈骗,令人民群众防不胜防;在组织方式方面,跨国有组织特征明显。随着公安机关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国内黑灰产业及诈骗窝点加速向境外转移。统计显示,境外窝点作案占比80%以上;在产业性质方面,黑灰产业庞大。受利益驱动,不法分子利用行业监管的漏洞钻空子,从事起贩卖公民个人信息、开办(贩卖)银行卡、制作虚假APP等黑灰色产业。
为此,四川全省三级法院“一把手”担任反电诈领导小组组长,统领辖区法院重大事项。以“反电诈办”为枢纽,高速分流推动。以“审判庭”为载荷,统一调度、整合资源,有效提升办案进度和质量;严格遴选39名优秀员额法官,组建覆盖三级法院的反电诈审判专家库,重点开展难案研判、大案指导、专项督导、教学培训,有力辐射带动全省法院电诈案件审判质效整体提升。
另外,针对四川全省打击涉“两卡”犯罪(“两卡”犯罪指非法出租、出售、买卖手机卡和银行卡的违法犯罪活动)工作中突出问题,四川省公检法组建联合调研专班,先后赴成都、南充、达州、福建泉州等地座谈交流、实地观摩、问卷调查等,共同会签形成四川省办理涉电诈案件工作指南、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四川反电诈共治能效。
当天,发布会还通报了一批涉及“虚假”炒股、“校园贷”、洗钱等案由的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一:依托网络实施“套路贷”诈骗超7万人、非法牟利近1亿元
2017年底至2020年6月,被告人王世春等人依托“借贷宝”“恒丰e贷”等APP平台,依托信息网络实施“套路贷”犯罪,引诱贷款人在多平台“借新还旧”“以贷还贷”等方式恶意垒高“债务”,并恶意制造违约,对逾期未还款的贷款人及其亲友使用“软暴力”手段进行滋扰催收,迫使贷款人归还高额利息、违约金等费用,逐渐形成集非法网络放贷、“软暴力”催收于一体的犯罪组织,诈骗超7万人、非法牟利近1亿元。法院判处王世春等被告人二十三年至一年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或罚金。
典型案例二:以高额返利为诱 骗取5800余人1400万余元
2020年6月,被告人张健等人对外宣称覆盖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领域的“新基建”项目系国家重点扶持项目,投资后定期按比例返本付息,年化收益超过100%。并设立“老带新”激励机制,推荐人可得到被推荐人投资额9%的提成。为规避侦查,他们以项目涉密为由,要求被害人对外保密。不到三个月,张健等骗取5800余名被害人共计1400万余元。法院最终以诈骗罪判处张健等被告人十四年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典型案例三:境外高薪务工或陷身囹圄
2020年11月,被告人龚某与其堂兄龚某甲等人结伙,准备偷渡前往缅甸务工。但是,务工地实为以刷单为由诈骗中国境内居民的电信诈骗窝点。龚某在该公司参与实施针对中国境内居民公私财产进行诈骗的行为,直到2021年3月其离开,后主动向公安局投案,如实供述其罪行。法院以诈骗罪、偷越国(边)境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龚某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九千元。
编辑 李佳芳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