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悬挂在四川眉山三苏祠门口的这副楹联,既道出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佳话,也暗含着古往今来
2022-06-16 10:06:50
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符合现代审美的形态“活”起来?这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当代价值,用贴近当代受众特别是年轻人的方式,与当代受众产生共
2022-06-15 14:39:09
陈子龙,初名介,字卧子,松江府华亭县人。他是明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被誉为“明诗殿军”,又被称为“明代第一词人”,曾与张溥等人共同组织复社
2022-06-14 09:46:19
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除了我们都熟知的《论语》外,也别忘了《孔子家语》。过去许多学者怀疑这是一本汉代人伪造的书,但随着简帛文献的问世与研究,它的真实性越来
2022-06-13 14:15:57
祸福之始,皆有端倪。在事情刚露出一点苗头时,聪明人能看到它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在危险还没有形成时,聪明人已经提前避开了,是谓“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未
2022-06-13 14:15:08
砚台是古人须臾不可离的文房用具,产生了许多名砚及记载名砚的砚谱。《西清砚谱》是清代乾隆年间记录宫廷藏砚的一本书,其中有多方苏轼砚台,图2为苏轼结绳砚,图3为苏
2022-06-10 10:48:57
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运动,积劳成疾,27岁英年早逝。王尽美饱含战斗激情,谙习音律
2022-06-09 09:36:18
蝉鸣声声,日光灼灼。夏日不约而至,我们也迎来了“六一”国际儿童节。童年可谓是人生的底色,冰心就曾说,“有许多印象,许多习惯,深固的刻划在他的人
2022-06-06 10:09:31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江西临川人,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除了世所皆知的戏曲创作和宦旅生涯,以教化人也是汤显祖重要的人生经历。在徐闻、遂昌
2022-06-02 13:55:56
《诗经·卫风·淇奥》有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自古文人比德于物,“竹”是君子挚爱的植物,也
2022-06-01 12:28:54
“拟史”批评是中国文学批评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以“史”的视角观照其他作家作品,表现为将作家作品比拟为史传进行阐释与批评。在中国古代文学&l
2022-05-31 12:00:54
最新更新
- 全省检察机关检务督察业务培训班圆满举行
- 暖心会客小窗口 服务企业大发展
- 警服始终“穿”在心中——全明同志参加莲湖区红莲理论宣讲团示范
- 西安庙后街派出所深耕“主防警务”,平安建设绽放“新光彩”
- 法治春风润童心 警校携手护成长
- 警民携手同行 坚守反诈防线
- 一次服务双倍满意,警员接力服务让群众竖起大拇指
- 古人如何祈求“安和常乐”?古代吉祥文化展在沪开幕
- 我国旅游业从传统服务业向新型动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研究-——
- 清理转运千辆共享单车 改善河医周边交通秩序
- 时隔十五年,房产证终于拿到了!
- 第112届全国糖酒会在成都开幕;舍得酒业启动新一期股票激励计划;
- 农业农村部发布多条春季精品线路促进美丽乡村休闲旅游
- 闽宁“纯绿电小镇”背后的“链式反应”
- 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