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入村走访时,发现你镇村民张某作为重度残疾人,却未能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请核查有关情况。”近期,海安市纪委监委第三派出监察员办公室专职监察员小范在每周一次的驻村走访中了解到此情况,及时向墩头镇纪委反馈了该问题线索。
随后,镇纪委根据这一问题线索开展核查,因该项工作推动不力,导致张某以及另外10名符合条件残疾人未被纳入领取范畴,后村民政协理员姜伟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根据这个情况,该市纪委监委在全市开展残疾人领取两项补贴的倒查工作,发现问题线索28条,立案查处16起16人,推动全市73名残疾人享受到残疾人两项补贴待遇。这是海安市纪委监委设立的流动“监督哨”监督履责的一个缩影。
为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管理监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村级治理机制,打通监督执纪“最后一公里”,该市纪委监委在全市10个区镇选取4个行政村作为试点,建立村级流动“监督哨”,由联系各区镇的监察员办公室派员,以“每周定期一天驻点+全年不定期走访”的形式,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台账资料、走访调研等方式,构建解决群众诉求、法规宣传、资金监管、线索收集“四张廉网”,全方位、无死角监督制约“小微权力”,遏制群众身边“微腐败”,推动基层监督延伸到村级最末梢。
各“监督哨”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危房改造补助、基础养老金、低保补助等方面发放情况,及时纠正发现问题,确保惠民利民资金用到“刀刃”上。对重点问题通过查阅账册、走访调研等方式,挖出物资采购不规范、违规办理低保、养老惠民资金监管缺位、工作推动落实不力等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按照“乡村振兴、惠民利民、政策咨询”等板块把走访发现的问题分层分类,形成问题清单以及问题线索清单转交区镇纪(工)委组织督促整改、核查。整改落实情况以及问题线索处置情况,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组织定期督查,确保政策真落地、群众得实惠。今年以来,共走访群众256人次,现场沟通解决事项86个,整改问题58个,发现问题线索36条,其中因违规变更工程、虚列用工套取补助、作风不实等问题立案查处28人。
此外,各“监督哨”专门设立“每月提醒约谈日”,针对监督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村“两委”班子成员不留情面、“咬耳扯袖”,防止小错酿成大祸。今年以来,先后对36名村组干部开展提醒谈话。
据了解,该市接下来还将持续完善监督哨的机制运营模式,同时以点带面,在全市其余231个行政村(社区)设立监督哨,实现基层流动监督全覆盖。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