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冷空气影响,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的平遥古城近日迎来降雪。雪花漫舞中的平遥古城,银装素裹,美景如画。图为平遥古城雪景。新华社发(梁生仁 摄)
横亘绵延的城墙、青石铺就的深巷、翘檐凌空的市楼、古色古香的客栈……位于山西省的平遥古城,是一座有着2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近日,受冷空气影响,平遥古城迎来降雪,雪花漫舞中的平遥古城银装素裹,美景如画。
丰富完整的历史遗存昭示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时期,扩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鸟瞰平遥古城,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遍布南北长、东西窄的北方四合院,每一处历史的褶皱里都承载着民族建筑、吏制、票号、民俗、饮食、艺术文化。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000个,传说它是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象征。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平遥古城以“古代城墙”、“官衙”、“街市”、“民居”、“寺庙”作为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是晋商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昇昌票号的诞生地。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晋商一些大商号逐步形成了在山西设总号,在外地设分号,进行跨地区经营的商业系统。在此种情形下,大宗的批发、运销带来巨额现银解运业务很不方便,于是一种新的解款方式——“票号汇兑”便应运而生。客商把银两存入票号,然后拿着票号开具的汇票就可以到异地取款,解决了大批银两长途运输不便和安全保障这两大难题。当时,在日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多达22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同时,也孕育、发展了晋商文化和晋商精神。
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如今,1万多居民仍生活在这座保存完整、底蕴深厚的古城里,既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又保证活力和文化传承,兼顾旅游开发和民生改善。面向未来,我们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让它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