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主 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宪法·影视

南京!南京!到南京打工去!

时间:2024-01-29 10:40:16 来源:中国宪法传播网 作者:雷淑容

     【编者按】

  南京这座城市很少有机会迎来一部电影的全国首映。而2023年9月2日一部记录电影《秦淮河边一间房》在南京进行全国首映,实为罕见。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一群在南京奋斗打拼的“异乡人”,他们本色出镜,观众从他们的艰难拼搏中看到了生活的不易,也从他们的彼此扶持中看到了人性的温情。它最可贵的,就是真诚,它没有刻意去拔高某种人格品质,也没有将主题升华到某个高度。它只是很真实地记录着一群异乡人在南京的生活,他们与故乡、他乡的联结,他们真真切切的爱与哀愁,以及他们的生活本身。

  作为本片的导演,冯华说,这是一部属于所有普通人的电影。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平视”生活,只记录叙述,不评价评判,全景式展现真实的城市生态,描绘一幅现代南京的城市生活图鉴。

  《秦淮河边一间房》定档在2024年1月18日上映了,我们一起来分享这篇雷淑容老师动人的文字。

  ​《秦淮河边一间房》定档海报

  《秦淮河边一间房》9.2.南京活动现场

  在一个城市住了几十年,是很难用喜欢或不喜欢一言蔽之的。这就像和一个人长年生活在一起,爱与不爱的很难说得清楚,或者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舒不舒服,熨不熨帖,有没有深刻的连接。当然,这些体会,一个人只有上了年纪才会知道。

  跟外地城市比,南京这座城市是谈不上有什么突出特点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特点比较模糊,比较中庸,比较暧昧,没什么好,也没什么不好。但住得久了,每个人都想给这个城市写点什么,或者记录点什么。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近年编辑、策划跟南京城市相关图书的缘故,惊觉身边以各种方式记录南京的朋友竟不下几十个,作家、历史学家、教授、编辑、记者、摄影家、收藏家、植物学家、设计师、网络达人……

  说起来个个都是外地人,因为各种机缘留在南京,成了南京人,又无一例外地像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文人佳士那样,读南京,叹南京,忆南京,念南京,留下来一部部佳作。

  他们中状态又各不相同,比如薛冰,他的写作生涯大部分都在梳理南京、为南京立传,已经为这座城市写了二十几本书,即将出版的新作《南京人文史》更是达七十万字之巨;比如鲁敏,写小说二十多年,去年突然捧出一部四十万字的《金色河流》,堪称献给南京这座城市的“史诗”,比如白雁,做编辑之余顺便去读历史学博士,顺便出版一部《王谢风流》,比如蔡震,从扬子晚报退休之后,转身拾起画笔,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一条街道的变迁,汇成一本《画说西善》,再比如黎戈,我总是在她的公号里读到她伴读女儿的点点滴滴,背景总是苍茫又温暖的南京,想着她接下来会要出版一本给南京的“情书”。

  总的说来,朋友们个个都让人赞叹,但都不出我意外,写南京也好,画南京也好,是他们在各自的职业或爱好的推动下注定要做且一定会做到最好的事情。

  如果说有一个称得上意外,那就是作家冯华了,因为明明她写着小说,突然就拍出了一部电影《秦淮河边一间房》。

  跟冯华相识,快20年了吧。那时她是写刑侦小说闻名的作家和编剧,我是她的编辑,因为出版她的九卷本探案小说文集而成为朋友。

  说起来,冯华拍电影也不能算意外。她是有名的影视编剧,编而优则导,似乎合情合理。和大多数好的创作者一样,她头脑清楚,淡定得可怕,也理性得可怕,写罪案故事,种种细节,层层逻辑,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同时又保留着对情绪、情感的那种非凡的感受力和表达力,读她的文字,稍不注意就会被带入一种眩晕的境地,那是一种情感化的,汁液饱满的,充满了暗流和不确定性的阅读体验,既危险又迷人。

  所以,冯华第一次试水拍电影,不拍自己擅长的影视剧,刑侦剧或者心理剧,而是一部纪录片,这就有点意外了。

  确切地说,冯华拍摄的是秦淮河边的两间房,一间是八宝前街的芳姐重庆名小吃店,另一间是不远处的龙蟠汇库巴健身房。

  人也是两拨:一拨是以小吃店店主杨芳为中心的川渝老乡,另一拨是健身房的健身教练。后一拨中有一个叫阿龙的是四川雅安人,是杨芳店里的常客,也是她的女儿陈杨宁的私教——而陈杨宁大学毕业后不好找工作,最终到健身房应聘做销售。于是这两拨人便有了深刻的交集。当然,看不见的交集在于,冯华自己是库巴健身房的常客,也是芳姐店里的老主顾。

  熟悉冯华的朋友都知道,她爱美食,喜欢下厨,说起吃来总是头头是道;她长年泡健身房,还跑马拉松——十年如一日的健身习惯,是她多年来可以稳定输出小说和剧本的基本保障。

  也就是说,这一次,冯华把自己的生活当作了创作对象,她的生活延伸出去的生活。

  她是那个讲故事的人,是整部片子得以成立的线索和核心——事实上,在芳姐的一次欢宴中,她还作为客人露了一脸——但她成功地从中隐身了。

  库巴健身房的教练们都是从外地——四川、山东以及扬州、徐州等地——来宁的俊男靓女,他们凭着一副好身体,一边在南京谋生,一边恋爱、结婚、生子,他们像偶然被风吹来的种子,在这座城市艰难地落地、扎根,希望能在“秦淮河边有间房”,与这座城市建立更深的连接。

  对重庆女人杨芳来说,“秦淮河边有家店”的扎根过程已经完成,接下来是如何把小房子换成大房子、好房子,营造一个舒适、惬意、安稳的家。

  对她而言,开饭店只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面,但并不是她心里最看重的方面,情感生活才是她最看重的,比如与青春叛逆的女儿的亲子关系,比如与一帮川渝朋友的交往——她与一帮老客人的关系很好。

  因为跟拍时间长达一年,“一间房”这样强烈的空间感,便具有了同样强烈的时间感,一群人的扎根故事也就显得立体而丰满。

  关于扎根,南京的小说家韩东在他同名长篇小说中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扎根是两头的,一头向上,开花结实(子孙绵绵),一头则化灰成土向下猛扎。”

  这部片子里着墨最多的两个人,分别生动展示了“两头”的状态。扬州小伙儿李骏晨纹身、扎小辫、浑身腱子肉,看起来五大三粗,实则敦厚、温和、细致,是一个贴心的大暖男。他孝顺,有担当,不回避生活中的任何问题,与同事宋素祯认认真真地相恋,认认真真地结婚、生孩子。安徽姑娘宋素祯对李骏晨的爱也是毫不含糊的,体现在每一个眼神,每一餐的营养搭配和每一趟探亲之旅。最动人的一幕,自然是发生在妇幼保健医院迎来新生命的那一刻,三只手百感交集地交织在一起,冯华的镜头,完整地记录了这一对年轻人平凡、甜蜜但不无艰辛的“开花结实”的过程。

  杨芳作为单身母亲和饭店老板,是整部片子的氛围担当,她状态是操劳的,含辛茹苦的,静水深流的,那种坚韧和笃定的奉献,真可谓“化灰成土”,但她同时又是开放的,温暖的,正向的,围绕着她和她的餐厅,建立起了一个充满情义和能量的交往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缕风拂动另一缕风,一个涟漪推动另一个涟漪,一棵树依偎另一棵树,一切都很自然,每一种情绪,每一个话语,每一个画面都真实可触,一再地让人泪湿眼眶。因为几乎每一个生活在南京的外地人都可以从中认出自己的样子。

  作为一个在南京安家二十多年的四川人,我几乎是怀着感激的心情,跟随冯华的镜头,看着杨芳像小太阳般将亲人和一群老乡、员工团聚在周围,秘诀当然是吃。无论热热闹闹的聚会还是呼朋唤友的郊游,都是围绕着热气腾腾的川菜进行的。

  主持人曹漪是自贡人,她与杨芳的每次相聚,不是在吃火锅就是在准备吃的路上;上一个镜头阿龙因健身房关门,走投无路准备打道回川时给杨芳打电话告别,下一个镜头他已经成为芳姐小吃店里忙前忙后的店员了;有一个场景,林业大学的老师万益生了老二后,父母从成都来南京帮忙,两代人因为带娃产生矛盾,父亲伤心得一边做饭一边掉眼泪,但所有的委屈似乎又被满桌的美味抚慰了。

  当然,伴随川菜的,还有四川话——川味川音,这是川渝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会丢失的倔强,是哪怕天各一方也能辨认出彼此的基因和密码。

  我没有曹漪和阿龙的幸运,能够得到杨芳这样的老乡照拂,但我常常在乡愁袭来时独自钻进一家川味小馆,点上一碗豌杂面,默默地吃完,结账时再跟柜台后面的老板娘寒暄几句四川话,这几乎成了一种固定的“药方”。

  看完《秦淮河边一间房》,我知道,在南京无数家川味小馆热火朝天的柜台后面,有无数个杨芳,她们用各自的川味川音,安抚着无数个像曹漪、阿龙和我这样的老乡。

  《秦淮河边一间房》拍摄于2022年,作为观众,无需对冯华有所了解,都会明白她决定导演这样一部片子的初衷:她要以外乡人的视角,记录下那段岁月,证明自己和这座城市共同经历过,共同存在过。

  拍纪录片意味着冯华必须完全放弃自己作为小说家的长项,即讲故事的能力和全知全觉的上帝叙事。文学的逻辑让位于生活的逻辑,创作者唯一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然后选择。等待一个个有意义的瞬间,选择一个个可以再现生活的片段。

  据说,在后期制作阶段,冯华是从570多小时的素材中剪出97分钟成片的。

  看得出来,在拍摄阶段,冯华处于一种几乎归零的状态,她不引导,不预设,不掌控,不评判,把自己完全交付给未知。

  或许只有到了后期,她才拿回了作为创作者的主动权,但也只是从纷乱如麻、浩如烟海的素材中理出一条合情合理的故事线索,仅这一点,对一个以冲突与悬念见长的小说家和编剧而言就是个巨大的考验,因为纪录片的本质和核心在于,站在未来,把当下当作历史来写。

  让人高兴的是,冯华克制住了自己,披沙拣金般地还原了生活本身。

  自始至终,《秦淮河边一间房》都很克制,给人一种淡淡的宁静感,生存的种种挣扎与矛盾、艰辛与痛苦,关系的种种微妙复杂,都很具体、客观,但也微不足道,时代的灰虽然洒落在每个人身上,但大家都幸运地挺过来了。

  经过一年的拍摄,母女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甚至其中各种人物自己和自己之间,最终都有了一种和解、一种松快。每个人都成长了,似乎都重新拥有了什么,甚至有一种淡淡的幸福感。

  对我而言,这一点既是意外,也是一种欣慰,因为《秦淮河边一间房》是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我们的样子,也照出了冯华的样子,她不再是写小说时对世界充满不信任,内心敏感脆弱甚至荒凉无助、暗流汹涌的状态,而是笃定的,温暖的,结实的,具体的,强大的,与镜头下那群可爱的外乡人融为了一体。

  当然,《秦淮河边一间房》这面镜子,更照出我们共同生活于斯的南京城。

  说南京这座城市没什么特点,是不公平的。确切地说,是它的特点很难说的清楚。也许可以这么说,走的地方多了,你会发现,大多数所谓特点突出的城市,总免不了带着地方主义的毛病,人们对自己所属的、生活于其中的一切沾沾自喜,抱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自己不见他人的傲慢,喜欢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一切行为和准则,甚至认为只有自己拥有的才是正确的、高级的、有价值的、不容置疑的。

  南京独独就没有这些,这座城也好,这里的人也好,都不太把自己当回事,也不太会成为某种意识形态或某个时尚、某种风格的附庸。说它没有风格,没有主张,没有特色,甚至没有追求,似乎也没有人反对。

  如果非要说一个南京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点,那就是包容、宜居、不排外,外地人总是不难在其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扎下根来。

  《秦淮河边一间房》中的阿龙是个很好的例子。他辞掉四川老家的工作,去外地做生意,结果血本无归,在朋友的推荐下,他来到南京发展,阴差阳错地成了健身房的教练和销售员,疫情期间幸得杨芳出手拉了一把,终于在南京安顿下来。

  杨芳就更典型了,从重庆到南京的三十多年,从街头摆小吃摊开始创业,到后来开饭店,从租房到买小房子,再到换大房子,从离婚到女儿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她和女儿早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南京人了。

  可以说,片中人人都得到了妥当的安放。一旦他们融入这座城市,开始与南京的山水、自然同呼吸,与这座城市的节奏同步,他们就自然地具有了南京人的特点,比如实在、厚道,比如随性、豁达,比如自在、从容,比如淳朴、淡泊。

  这是一个不经意的过程,这座城市的基因与密码似乎在每个人扎根的那一刻,就开始与他们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形态。

  首先是人际关系。影片中有几个细节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电视台的主持人曹漪在老乡+老主顾的基础上,与杨芳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前者一离开直播间,换下行头,就径自来到后者家,亲亲热热地吃火锅,唠家常,像亲人一样自然;

  宋素祯即将生产,行动不便,李骏晨在健身房的老顾客竟然主动上门照顾,承担起“保姆”的角色;

  陈阳宁在健身房打工,阿龙像兄长般照顾她,她又像姐妹般照顾来健身房短期打工的贵州大学生,交谈中体贴地从普通话转成重庆话;

  女教练荣亚如有“腿王”之誉,深夜练腿是常事,另一个教练担心她寂寞,便默默地陪着她一起练习。

  片中所有的情感和能量流动都非常自然。

  其次是工作状态。

  比如阿龙为了“拿下”健身房一位顾客的单子,与对方约定只要把《滕王阁序》背诵下来,就可以签约。结果他做到了。

  还有杨芳,在饭店生意红火后并没有想着做大做强,开分店或者搞投资,而是通过每天给员工烧员工餐,才觉得生活有了意义,人生找到了方向。

  还有生活方式。

  健身教练中唯一在南京买房的江南,因为房子在远郊,他得转三种交通工具才能回家,到家已经是深夜,但他依然一丝不苟地做清洁,维持自己的“洁癖”。

  对杨芳这个吃苦耐劳、性格开朗的重庆女人而言,南京给予她的最大馈赠,是让她变得会享受,善于表达,变得轻盈而天真。

  比如她给加班的女儿煮一碗现包的抄手,会温柔地说一句:“加一点荤油才有灵魂。”她和曹漪去大理看日出,不禁脱口而出:“我看着太阳就觉得是夏天,我转过身来又觉得是春天。”连曹漪都忍不住笑她:“我看你就是个诗人。”

  影片有许多库巴健身房的教练们在玄武湖边、紫金山下跑步的镜头,以及杨芳和川渝老乡们在梅花山看花,到郊外春游、野炊的镜头,这些都非常闲逸,非常南京,同时又非常诗意,让人非常想像《儒林外史》里的杜慎卿那样脱口而出:“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也不差!”

  确实一点不差,“六朝烟水气”,大概是可以概括南京的最大特点了。

  但要向一个外地人说清楚这一点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因为烟水气是个很模糊、难以捉摸、无法一言道明的概念,它很古老,但也崭新,它不是一种具体的存在,而是一种城市气质,一种生活态度,或者精神追求、文化认同,它像一股气息氤氲着,绵延着,若有若无,只有在这座城市扎下根来,你才能感受到它的强大、固执和无处不在,并心甘情愿地认同它,拥抱它,成为它的一部分。

  千百年来,“六朝烟水气”甚至已然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母题,历代居住在这里或经过这里的文人、艺术家以各种方式各个角度对它反复进行诠释、挖掘、表达,依然意犹未尽,依然欲说还休。

  冯华是西安人,但她出身军旅之家,故乡感和归宿感都不强烈。如果不是拍摄《秦淮河边一间房》,恐怕她自己都没料到对南京这座城市的认同会如此深刻,又如此意外的自然。

  作为观众,能够从一群异乡人的生活看到“六朝烟水气”,这也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该怎么形容这股烟水气?

  我从冯华的镜头里看到的,大抵就是重情念旧、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吧。

  导演简介

  冯华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作家、影视编剧。从事自由写作,作品横跨小说、电影、电视等多个领域。《花非花》《警察有约》《中年计划》《如影随行》等影视、小说作品均获得较大反响,作品先后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中国电影“百花奖”提名。

  2023年以导演、编剧、制片人身份完成院线纪录电影《秦淮河边一间房》的拍摄。
 

  影片简介

  《秦淮河边一间房》

  导演: 冯华

  类型: 纪录片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24-01-18(中国大陆)

  片长: 97分钟

  剧情简介:

  2021年公布的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流动人口约为3.76亿。“漂”在他乡已成为社会新常态。和很多年前不同,那些从各自家乡到陌生都市奋斗的年轻人,有更为丰富的生存形态,以更具时代特色的方式,在异乡奋斗打拼。本片讲述了这个时代中一群普通人的真实故事。重庆万州人杨芳早年来南京卖咸菜,多年后她的小吃店已成为南京一家网红餐饮店。四川人阿龙大学毕业后遭创业挫折,辗转来到南京,成为一家健身房的销售和教练。一次老乡聚会让他们相识。在美丽的秦淮河畔,在小吃店和健身房里,他们努力工作、认真生活,尽全力想在这个他们深爱的城市,推开一扇门,走进一间房,建造一个家。

  编辑:刘娜

相关阅读

本网简介 | 编委会 | 机构设置 | 本网动态 | 会员查询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