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书导演新作《三叉戟》于5月24日上映,影片改编自作家吕铮的同名小说,由黄志忠、姜武、郭涛领衔主演,还有欧豪、韩庚、魏晨、董勇、邢佳栋、金士杰、陈都灵、包贝尔等演员出演。
高群书导演曾拍摄了多部优秀警匪题材作品,像《命案十三宗》《征服》《中国大案录》《打黑风暴》等,此次《三叉戟》吸引他的是什么?高群书表示,《三叉戟》这部警匪片既表现了“警”最深刻的东西,也表现了“匪”最极致的情感,“这是破案小说不多见的一个角度,更边缘、更复杂。当你遇到更大的保护伞,你必须拿你的生命去斗争。”
剧情
退居二线老警察热血办案
小说《三叉戟》根据公安作家吕铮20年警察生涯的真实经侦经历写作而成,曾获得燧石文学奖悬疑类最佳长篇小说,并入围了茅盾文学奖。影片讲述“大背头”崔铁军(黄志忠 饰)、“大棍子”徐国柱(姜武 饰)、“大喷子”潘江海(郭涛 饰)三名老警察退居二线,却意外被卷入一件涉及300亿巨额的洗钱大案中,他们组成的锐利尖刀“三叉戟”,直插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操控的犯罪集团最深处。
高群书向北京青年报记者介绍说自己很早就认识《三叉戟》小说的原著作者吕铮,“他本人就是警察,警校毕业后到派出所,后来干了经侦,特别爱跟老警察聊,故事听多了,就有了创作的欲望。吕铮成为作家后,写警察写得特别好。”
具体到《三叉戟》,崔铁军、徐国柱、潘江海三个主人公已经是马上就退休的“边缘人物”,来自于不同的警种,各有各的职业特点。黄志忠饰演的“大背头”崔铁军是资深老到的经侦,对于案件金额数字、蛛丝马迹格外警觉,任何线索都无法逃脱他的双眼。姜武饰演身手矫健的刑警“大棍子”徐国柱,无论明暗势力,他都能巧妙利用掌握到第一手案件线索,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武力输出。郭涛饰演预审警察“大喷子”潘江海,语言是他的武器,任何嫌疑人在他面前都休想隐藏什么秘密。
崔铁军的心里始终有一个心结,就是他弟弟的牺牲,所以,他设了个局,把“大棍子”和“大喷子”拉进来,既破一个大案,又完成自己的复仇。“这和一般的破案不一样,一般的警匪片走向是发生案子后,怎么把它破了,而《三叉戟》的正邪对抗则特别有新意。这个故事是双层的,一层是三个老警察办案、破案,这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轻车熟路的,难的是第二层,就是“大背头”怎么在退休前,解开弟弟被害的心结,把幕后凶手找出来,这一层更隐秘、更艰难。”
导演
高群书:60后退休了想拼命这点特别打动我
“导演不是艺术家,而是社会学家。”这是高群书导演一直以来所奉行的 “自我修养”,但也让他的导演生涯颇为辛苦——近日在接受北青报记者专访时,高群书导演表示,自己大学时学的是新闻专业,所以,会不自觉地用作品去叩击现实,以此迎向开阔和光明,“这种自上难度,可能又是我的一种‘悲哀’。”
选演员难 黄志忠、姜武和郭涛非常适合
黄志忠、姜武和郭涛组成的“三叉戟”可谓性格分明,三位演员将人物拿捏得准确,令观众印象深刻。谈及选演员,高群书表示,每次自己拍戏,选演员的过程都比较漫长,“实际上,对我们来说,选演员是最难的,要考虑资金、时间、角色合适度等多方面的问题。”
对于黄志忠、姜武和郭涛这三位演员,高群书表示,大家在生活中比较熟,对彼此的性格非常了解, “黄志忠本身也当导演,喜欢谋篇布局,所以适合‘大背头’;姜武比较单纯,性格憨憨的、很直爽,适合‘大棍子’;郭涛则比较活跃,爱说话,属于活跃气氛的,就演了‘大喷子’。”
《三叉戟》虽然是警匪题材,但高群书希望观众不要把这部电影当成一个简单的破案戏去看,而是思考其中的现实意义,“电影中揭示了金融骗局,很多人的父母可能都被骗过,被忽悠着买过虚假的理财产品。”
高群书表示,经济案件最难的就是立案了,“《三叉戟》里就是这样,派了三个小人物去干这件事,目的就是不要惊动背后那些势力,那些保护伞,我觉得这都特别有现实意义。”
希望作品多年后被当做社会样本看
在高群书看来,电影应该具备“社会学”的意义,所以,他拍电影的原点是从现实出发,围绕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表达,“我们看名著的时候,会发现名著不仅有主人公的故事,里边还有社会规律、人生百态,比如《红楼梦》。电影也如是,《教父》并不是简单的黑帮片、类型片,而是导演在阐述他对生命、对人性、对社会、对命运的看法,约翰·福特的西部片也是说人情、社会、家庭、国家。虽然我没有那么大的才华去完成伟大的作品,但是,因为我是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的,以前受的新闻教育和训练使我在导演的时候,都会对自己形成一个‘自我要求’,电影要从现实出发,有对社会的观照。”
高群书认为这也正是电影的魅力所在,“比如说,我们想知道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就可以看那时候的纪录片、电影,这就是我们作为导演的意义所在,要拍能给未来看的作品。一时的市场成败,没法预料,但是我觉得我拍的作品,比如《三叉戟》这个电影就是很多年之后,你还可以当做社会样本来看的。”
高群书拍摄《三叉戟》,还有一种向情怀的致敬,“片中的三位主人公当了30多年警察,到了快退休的时候,空留下一身‘武艺’,其实他们的热血尚在,信念和责任感依然炽热。我今年也过60岁了,身边有很多人和他们一样。现在有一种状态是‘ 60后退休了想拼命’,我们都是一群退休了想拼命的人,这点特别打动我,也是我坚持创作至今的原因。”
演员
黄志忠、姜武、郭涛 一拍即合,干就完了!
黄志忠、姜武、和郭涛三位老哥们儿此次热血集结,分别饰演“大背头”“大棍子”“大喷子”,三位警察“老炮儿”在片中惩恶扬善、宝刀不老,在戏外也是相识相知、默契十足。在接受北青报记者专访前,三人还在找各个角度合影自拍,并且一致对最后一张合影很满意,“哎,这张光好。”
郭涛透露,三人曾经在私下闲聊时就期盼能有一天携手合作,“我们觉得认识这么久了,总得找个机会干点什么,正好有了《三叉戟》,按照里面‘大棍子’的台词说的:‘干就完了!’我们一拍即合,所以,这次演起戏来也非常爽。”
老高拍哥儿仨演特别有吸引力
让黄志忠、姜武和郭涛加盟这部电影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导演高群书,二是喜欢剧本喜欢角色,三是哥儿仨的情谊。
黄志忠透露,高导此前跟他打个招呼,说要拍这样一部电影,就先别接别的戏了。
姜武说有一次和高群书导演聚会,高导跟他说了这部电影,他一看剧本不错,就加入进来了。“剧本很好,小说我也翻过。作者吕铮是警察,正好我认识他的一个师傅。而且又是老高导,这哥儿俩演,我觉得得一起来把这事儿办好。”
郭涛和高导也是几十年的好朋友,“之前我参演过他很多戏,但也有小二十年没合作了,正好有这么个机会,那就义不容辞。忠哥、武哥,我们仨私底下就关系挺好,有很多共同的爱好,所以,有这么一次机会把我们聚起来,也是一拍即合。”
分不清楚才是电影好看的地方
对于这三位人物,他们都很欣赏、很喜欢。黄志忠表示,原著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写得丰富生动,从哪条人物线看,都很好看。郭涛也表示,这三人是非常互补的关系,“他们就像是一套程序,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个人,‘大背头’是大脑,他把我们凝聚在一起;‘大棍子’是四肢,主要负责武力部分;我演的‘大喷子’是负责内心,去攻击犯罪嫌疑人的心理。”
谈到自己塑造的角色,黄志忠坦言,“大背头”弟弟的牺牲是他的心结,所以,他内心有很多压抑的事情,“在呈现这个人物的时候有一个细节,是他的大茶缸子,这是他的一个抓手,也是一个缓冲地带,借助喝茶这个动作来隐藏内心的情感。”
姜武表示,自己演的“大棍子”是刑警,“他经常打交道的都是像‘鬼哥’这样的人,所以,他处于一个灰色地带,讲道义又行事灵活。”
郭涛扮演的“大喷子”是三位警察中生活水平最高的,妻子在银行上班,他和位居金融公司高层的老同学也私下会面。所以,在观影时,“大喷子”有时会让观众迷惑:他是好人坏人啊?不会是内鬼吧?郭涛笑说:“分不清楚才是这个片子好看的地方,这是警匪片的魅力。”
真正的警察故事远比影视剧惊险
郭涛扮演的“大喷子”是一位预审员,郭涛也是第一次体验:“审讯这种戏难度太大了,我来之前根本不知道预审是什么意思。”
郭涛透露,在前期拍摄的时候,他们拍了一场挺重的预审戏,审讯一名犯罪嫌疑人,“结果拍完,我不满意,导演也不满意,整个感觉不太好。我就跟吕铮聊,因为他也做过预审,最后,快杀青的时候,我们又拍了一遍那场戏,大家都觉得对了。”
谈及他们为角色做的准备,三人表示,主要就是健身、与警察多聊天。郭涛笑说:“我们哥儿仨见面最多的地方就是健身房。”
为了接近真实,三人花大量时间跟做经侦的警察聊,和快退休的老警察聊,这也让三人获益匪浅。姜武说:“我曾和一位缉毒警聊了很久,这位缉毒警在一个大案结束以后,开车到家门口却不敢下车,怕被打击报复,自己在车里睡了三宿,真的不容易。”
表演中互相搭梯子一起往上走
而说起三人的默契,郭涛表示,除了本身相熟之外,他们在拍这部电影的三个月时间内,彼此更近了,“哥儿几个天天吃、住、玩、工作,全都在一块儿。聊角色都很投入,这是挺有趣的一个过程,非常难得。”
对于三人在片中演对手戏时的火花四射,黄志忠说:“我们这个职业,有一个专业词儿叫戏从对手来。老艺人们都是,就是互相搭梯子,一起往上走水涨船高,让角色都特别丰富。所以,这次能跟武哥、涛哥一块儿合作,特别高兴。现场拍摄时,同样的场景,每一条都有变化,彼此也都能够很顺利地接下来。姜武补充说这就像打拳击,“你如果跟一个小孩打,你就没法使劲打,就只能哄着小孩玩儿。但是,跟实力相当的人,那肯定是另一种打法。”
而三位演员在演得过瘾的同时,也还顾及着对方,黄志忠表示,自己脑子里想的是他怎么和另外的哥儿俩融合在一个事件中 ,“做到恰到好处,这个分寸感需要拿捏。”
三位演员迄今为止都演了很多次警察,未来是否还会继续演下去?他们表示,遇到喜欢的不会拒绝,在他们看来,目前所演过的每个警察人物都是不同的,对他们而言并不是重复,“而且,角色能不能触动你的心,很重要。”
本组文/记者 肖扬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