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陈海妮 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北京冬奥组委总部志愿者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1.8万志愿者用专业和热情诠释着“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用自信和从容向来自世界的宾朋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一起向未来”的中国声音。一起聆听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陈海妮的故事。
4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我有幸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受到鼓舞,也感到温暖,好几次流下眼泪。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我担任冬奥组委总部的志愿者,主要任务是负责志愿者的管理保障工作,可以说是“为冬奥志愿者服务的志愿者”。如今志愿服务虽然已经结束,但回想起这段时光,仍有很多记忆在我脑海中浮现。
去年,当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招募消息传来,尽管面临很大的科研和学术压力,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10月起,每周两次往返于学校和首钢园之间,工作很辛苦也很充实,疫情防控让本已复杂的工作又多了不少流程,时常需要加班到深夜。150多天来,身边所有同事朋友的专业认真与吃苦耐劳,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在疫情期间顺利举办冬奥会是多么不容易。
冬奥会期间,我曾无数次由衷地感受到作为东道主的自豪。我身边的志愿者朋友,自我介绍时首先会说的就是“我来自中国”。开幕式上,代表团入场是以国家和地区的汉字首字的笔画为序,演员、引导员衣服上的中国风元素,很多细节都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式浪漫”。作为00后,我感到非常幸运,成长在祖国蓬勃发展的时代。这些年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我们自信且坚定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敞开怀抱,真诚邀请全世界了解这个可能并不为人熟知的中国;而今天的我们,在欢迎中充满了自信,从容地展示着新时代的中国所具有的开放包容的风貌。
在冬奥一线,我亲身经历了许多充满爱的故事,收获了十分珍贵的友谊,见证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温暖的互动,见证了所有的爱因为北京冬奥会相聚在一起。这一年,在疫情笼罩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北京冬奥会仍然用爱与真诚拥抱世界,向世界发出“一起向未来”的倡议,带给世界消弭隔阂的温暖与感动。身为一名中国青年,我们希望能够向全世界展示有理想有担当、勇敢自信、开放包容、朝气蓬勃的青年形象,传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价值。
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歌曲叫《燃烧的雪花》,其中有一句歌词是“热情的雪,为大地融化”,让我感触至深。我们志愿者就像是一朵朵雪花,拥有发自内心的强大力量,用热情的笑容与欢迎传递着足以融化坚冰的温暖。“一起向未来”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有“一起向未来”的机遇,更有“一起向未来”的勇气——这个“未来”,不仅是个人的未来、中国的未来,更是世界的未来。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当国家冬残奥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队运动员杨洪琼发言,讲到自己在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发自内心地振臂高呼“祖国万岁”时,我和身边不少人都流下眼泪。心中又自豪又感动,一句“祖国万岁”,也是我们最想要表达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也是我们志愿者的高光时刻,但高光褪去后,这份力量依然会存在。我会不忘初心,带着这份力量继续前行,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实现个人的青春律动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