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疫情逐渐缓解,城市里的“烟火气”恢复了,艺术展行业得到了逐步复苏,久违的“艺术气息”回来了。随之,年轻人“看展式社交”成为网络热词。
据媒体报道,年轻人热衷看展,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看展体验。有年轻观众告诉记者,“每次去博物馆都能遇到很多知识储备丰富的爱好者和志愿讲解员,大家会添加微信约着下一次一起逛,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开心加倍。现在看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也算是一项可以多人参加的社交活动,当然也有出于内心的热爱。”
传统的线性的文化经济活动,消费达成就意味着一个经济活动的终结。但“看展式社交”,虽然其主体活动多在线下发生,但随之而来的分享、邀约,遵循的却是网络经济文化的特点,更强调自我价值实现、精神体验和交互分享。也正是因为网络文化消费的主动性、分享性等特征,使得受众在调研、交流和分享文化内容商品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参与到了文化内容再生产、再推广和再消费中。而正是此种消费过程与消费链条都很长的活动,构成了网络文化经济的大生态系统。
长链条的文化消费活动也让文化体验变得更加深刻——看展前有攻略,看展后有在社交媒体或者网络社群的分享、推介与总结,一次看展活动,不仅在时间上有延长,在思想的深度或者说可能达到的思想深度上远超之前。当然,这也对艺术展览的表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快速广泛,当艺术品和观众共处同一空间时,怎样创造出线上无法比拟的体验感,是当下最重要的一个命题,也是我们面对的挑战。”
而“看展式社交”在当下的流行,依托于几个重要条件。首先,毋庸置疑是观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一个优秀的观众,要去理解或者试图理解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价值观与情绪,需要调动自身的文化储备、情感储备和理性思维。这样的我们觉得理所应当的行为,历史并不久远。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博物馆、艺术展对普通大众来讲是冷漠的。直到上个世纪中后期,世界进入“博物馆繁荣”的时代,艺术馆、博物馆才确立了服务社会的宗旨,普通大众也才能进入其中,由此完成观众与艺术家、与历史、与文化对话。
硬件也很重要。根据“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万场,接待观众近8亿人次,其中青少年群体是主要人群。正是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家博物馆建成开放,以及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的发展目标的实现,才使得大量看展的活动有了物理的空间。目前我国90%以上的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基本达成了参观博物馆“零门槛”。
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也是“看展式社交”大行其道的一个重要原因。网络社会是新的社会形态,也是新的社会模式。这种“新”,重新定义着我们今天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包括文化活动。
吸纳知识、体验文明,陶冶情操、升华气质,了解社会、思考人生,抑或舒适优雅、充满乐趣,在这些常有的标签之外,去博物馆、艺术馆看展览又被贴上了“志同道合、交流互动”的新标签。而那个著名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去博物馆”,在今天看来,似乎又多了一个答案。
版权所有:中国宪法传播网网址:http://zgxf.cslai.org京ICP备13008251号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纠风电话:010-67093701邮箱:zgxf2022@163.com